
人物雕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还有更深的内涵。首先,人物雕塑可以代表某个时代、某个地域或某个民族的文化。例如,中国传统的人物雕塑,如千手观音、老子和菩萨,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理念。此外,人物雕塑还可以用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对历史上重大人物的记忆和敬意。

例如,著名的达芬奇《最后的晚餐》雕塑,把耶稣和十二门徒的故事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们重新体会到了这个历史故事的意义和价值。总之,人物雕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它不仅可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而且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和体会历史文化。

早在公元前四-三世纪,希腊化艺术后期出现歌颂哲人、诗人的肖像。随后的古罗马时代,王宫贵族出于自己统治目的的需要,请雕塑家直接为其造像,随即形成了人物雕塑史上第一次高潮。每一尊塑像都是具体的人,有具体的身份,甚至有摆放的具体地点。

罗马时代的肖像从内容、形式、材料以及服务对象、审美标准等方面进行了一次性定位,以后的历史演变并没有本质的突破。人物雕塑毕竟是属于现实人的艺术,在神的时代相对受到限制,在经过了中世纪的低潮之后,文艺复兴使肖像艺术得以复苏,并在十八、十九世纪再次进入高潮,所涉及的人物从统治者、科学文化人名人推至普通老百姓。

人物雕塑起源于工艺美术,因此大部分人物雕塑作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人物雕塑注重人物面部刻画,并对塑像加彩,塑绘结合,互相补充,使得作品具有和绘画一样的美感和欣赏价值;注重以形传神,以凝练的人物雕塑语言,表现高度的意象美。

现代人物雕塑是以中外各种人物为造型的雕塑艺术,从而雕刻出可视的人物雕像。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不同时期的人物雕塑揭示着人类当时的生命观、价值观、世界观,蕴含着人类对生命极大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