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籍“十大”历史名人 将建雕塑广场

根据群众建议,为挖掘历史文化,弘扬社会正气,服务地域发展,打造“精品城市”,拟建设莱芜“十大”历史名人雕塑广场。
Date: 2021-10-28 21:06:54 | View: 474

莱芜籍“十大”历史名人 将建雕塑广场

根据群众建议,为挖掘历史文化,弘扬社会正气,服务地域发展,打造“精品城市”,拟建设莱芜“十大”历史名人雕塑广场。现根据《莱芜市志》,初步筛选了10位莱芜籍历史名人供参考,广大群众既可提供文字或图片资料,也可捐资雕塑建设。—1620)字义庵,莱芜颜庄镇西港村人,以岁贡任山西荣河县(今万荣县)知县。出身耕读世家,一生孜孜好学,博学明理,取法圣贤,启牖后学。

公园园林历史名人雕塑

”长子以选贡任直隶卢州通判,次子、三子、孙子皆中进士,有“一门三进士,父子五登科”之美誉。因其子孙显贵,诰封为中宪大夫、浙江按察司副使、宪副等。亓诗教(1557—1633)字可言,号静初,晚号龙峡散人,莱芜牛泉镇李条庄村人,明万历进士,官至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曾任礼科给事中,忠于职守,积极纳谏,秉笔直言,稽查违误,为礼臣过程中“遇事敢言,不避嫌怨”,论事能“迅于发机,洞于破的”,论人则“鉴无遗照,权无失衡”,明廷曾为其立“都宪坊”。

景区园林历史名人著名医学界雕像

朱童蒙(1573—1637)字求我,号五吉,又号独葵轩主人,莱芜羊里镇城子县村人,明万历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继任兵科都给事中,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既善于治军,又善于用兵,能出奇制胜,被称为“四镇之长城”,诏封资政大夫,恩荣三代,文荫一人,武荫二人,明廷为其立“五世恩光坊”。文才武略兼备,著述甚丰,有《疏草》《永思录》等20多种。李九官(1579—1626)字相虞,号雍时,莱芜苗山镇北苗山村人,明万历进士,曾任山西道御史。

纯铜铸造中国古代历史名人著名数学家

主张做事要“三到”,即心到、眼到、手到,心不到则无知,眼不到则无见,手不到则无为。其才学品德曾“撑持世教纲纪”,明廷为其立“代天巡狩坊”。张四教(1605—1698)字道一,号芹沚,莱芜苗山镇张家台村人,清顺治进士,曾任山西提学道按察司副使,提都学政。课士先看德行,再看殿试,最能知人善任,发现陈廷敬有才,遂提拔重用。张四教是一位传奇人物,因其性情坦率,不为礼俗所拘,以诙谐幽默出名,人称“张闹玄”。魏锡祚(1669—1734)字子晋,号长麓,莱芜口镇东街村人,清康熙进士,曾任江南泰州知州、江西建昌府知府,后任署理江西通省驿传盐法道兼巡瑞袁临筹处提刑按察司副使,官阶中宪大夫。其通达经史,深研理学,著有《树德堂诗文稿》《盱江治牍》《海陵治牍》,被称为“仕学鸿模,太平治谱”。

玻璃钢仿铜名人胸像雕塑校园名人雕塑

潘绍烈(1799—1868)字子骏,号西邨,莱芜口镇杨家镇村人,清道光进士,曾被勅封文林郎散馆。少负重名,潜心理学,以文章著称,其制艺拙中见奇,言皆有物,继承前人又自成一家;古文则峭洁廉悍,有柳宗元之风,号称当时莱芜“文章宗匠”。吕宪瑞(1833—1897)字辑堂,号芝岩,莱芜张家洼街道大芹村人,清同治进士。初任湖北家州知县,为人豪爽耿直,为政有才干谋略,官至许州知州,钦加三品。

名人雕像馆

吴伯箫(1906—1982)原名吴熙成,莱芜凤城街道吴花园村人,当代著名散文家和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并坚持散文创作,写了《记一辆纺车》《歌声》等名篇,著有《北极星》《羽书》等文集。刘仲莹(1911—1938)原名刘盛玉,化名范明生、李济安,莱芜牛泉镇鹁鸽楼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命到闸北做地下工作。1932年下半年,成立中共莱芜县委,其被选为书记。

中国历史名人汉白玉雕像

1935年冬,与赵健民、鹿省三等人组成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被推选为书记。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