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是积极入世的人,儒家文化的基本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仕是孔子“为政以德”和“仁”的中坚力量,孔子的出仕要求德行、光明磊落以及仁政,这种出仕观影响中国数千年,为后人留下许多政治财富和文化遗产。从孔子到现今的几千年来,由于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古今学者大多谈论的是孔子关于人身修养的问题,话句话说,更大程度上是关注孔子对于伦理道德方面的阐发,而较少关注孔子关于政治方面的理论和主张。

孔子的出仕思想影响也很大,《论语》一书涵盖了孔子在出仕方面的思想。孔子忧国忧民,以实现“为政以德”“仁者爱人”等政治思想为己任,在认识社会的基础上,结合他在鲁国短暂的从政经验和教训,在出仕、仕途和安心教学等过程中,他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仕途思想。

“德行”是孔门四科之一,颜回等十大弟子分属四科,德行列第一。”孔子评论子产的第一条就是德行,他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道德第一,才学兼重及道德水准的要求,是其后中国数千年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天的先导,对中国仕人的影响深远。

孔子真正参与政治仅仅4年左右,而且政绩斐然,但终因与统治者政见不和而去职,开始了长达14年的游说。在卫国,孔子积极出仕,“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可也,三年二有成”,“当仁而不让于师”流露出仕心而无愠的止仕观。孔子止仕观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能使仕者进退自如,以子文为楷模,以道为原则而不趋炎附势,表现出洒脱的一面,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王朝上影响深厚,很多儒家知识分子以道、仁、爱民为忠心,在做官过程上奋斗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