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悲阁前,则有一座清朝初年铸造的大型铜鼎炉,供人烧香拜佛,现在,则作为一件大型古代文物,陈列在大殿之前,供游人参观。铜鼎炉保存完好,也是由圆形鼎式炉身、炉腹和炉顶等3大部分组成,通高达3.4m,铸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倪华带来精彩讲座香港上海总会副理事长、中国香港国际象棋总会名誉会长高鼎国介绍。

大香炉的下部,为圆形鼎式炉身,带有三足两耳,其3个鼎足上,都铸有狻猊兽首的图像,圆形炉身的外径为1.4m,炉身上的纹饰中,最突出的是八卦符号,通常,道观的法具上喜欢采用八卦符号,而隆兴寺的铜鼎炉上,亦铸有八卦符号,反映了佛、道的融合。数字造型上方鼎立的一个地球模型。

整座铜鼎炉放置在圆形石质基座上,显得高大、宏伟,非常精美。在隆兴寺的弥陀殿前,也有一座清朝康熙年间铸造的铜鼎炉,外形与大悲阁前的铜鼎炉类似,但尺寸要小些,通高为2.8m,圆形炉身的外径为1.1m。而且,铜鼎炉已有一部分受到损坏,原铸的铜质炉顶,现已不存,用一个铁铸的炉顶来代替,使原来很精美的文物逊色不少,故不再详述。三重宝鼎底部有两层花瓣造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