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自热带至寒温带,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因而鹿类资源非常丰富。自古以来,就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来源,所以鹿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鹿科动物的自然史研究证实,中国是世界上鹿类动物的发源地之一,麝、獐、麂、梅花鹿、麋鹿、水鹿、马鹿、白唇鹿的原产地皆在中国,而且,人工养鹿在历史也很悠久。长颈鹿和盘角鹿都是极端的打斗者。

鹿是动物界最有经济利用价值的类群之一,自古以来,鹿和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游乐、药用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肉食是人类营养的主要来源,也是鹿对人类发展的主要贡献,至今,许多北方民族对鹿肉的食用还具有特殊的偏爱。图中的动物并不是驯鹿实际上。

据化学分析结果证明鹿肉中的粗蛋白、磷脂、维生素B2及10种人体所需氨基酸均高于牛肉。历代帝王都珍视鹿肉的食用,相传唐代的官宴即称为“鹿鸣宴”。头三次称为“嗜鲜”,后四次为“鹿差”,鹿差的数量要比“嗜鲜”大得多。水鹿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古代人们利用鹿皮缝制衣物很普遍,时至今日,一些边远林区的少数民族,仍有穿用鹿皮缝制的衣服者,如我国大兴安岭林区的鄂伦春人。相传,唐代有个时期文人皆佩戴鹿巾,以示文雅和学识丰富,成为一时之时尚。包括长颈鹿类、牛类、鹿类、叉角羚类的角的形态。

19世纪中叶,欧洲狩猎活动风行,最喜猎鹿,用带角鹿头装饰庄园的厅堂,以示威勇和富有,成为流行风尚。梅花鹿具有花斑有序的毛被,秀丽美观的茸角,轻盈快捷的体态,颇得人们的注目和钟爱;汉字美丽的”麗“字,实际就是一支头顶晶莹鲜嫩茸角的鹿!没想到竟然抓到了梅花鹿。

如果说虎代表威武,狼代表凶残,狐代表狡猾,而鹿则是温顺、善良的代表,它们企盼安全、和煦和清新的生活环境。由于鹿的寿命较长,在神话传说中,常与鹤同被“仙化”,有仙鹤、仙鹿之美称,为仙人的坐骑或与老寿星为伴,是为长寿的象征;又因鹿字与禄字谐音,人们祈求升官晋级常又因“有鹿”以为吉兆,后又与福寿合称“福禄寿”,传说“福禄寿”乃天界三仙,专为人间传布吉祥也!长颈鹿类求偶斗争比其它反刍类更加高强度而且多样化。

此说不仅民间笃信不疑,即使历代黄帝也深信不惑,故朝殿内外,屋顶上画满蝙蝠(福),厅堂里陈列着铜鹿(禄)铜鹤(寿),以示“福禄寿”同至之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