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台寺明代铜铸方鼎炉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它由明代皇室御用铜匠铸造,在戒台寺内保存至今,它是明代古代铜雕塑的典范作品。北京市的戒台寺,是著名的佛教寺院,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戒台寺内的戒坛殿前,其甬道上,竖立着一座高大的明代铜铸长方形鼎炉。

铜鼎炉高3m,长1.4m,宽1m,重达2.5t,铸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由于戒台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称作“神州第一坛”,故在明代,曾由朝廷直接控制,戒坛的主持坛主,也要由方鼎亲自选派,所以,寺院和皇室的关系非常密切,戒坛殿前的这座铜鼎炉,也是明代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捐赠给戒台寺的。

铜鼎炉用青铜铸造,“色澄碧如古旃檀”,安置在石雕的方鼎上,庄重肃穆。铜鼎炉由炉身、炉腹和炉顶三部分组成,其下部为长方形鼎式炉身,四足铸有狻猊兽首,两侧铸有鼎耳,炉身的正中,则铸有“阿弥陀佛”四个大字,两旁铸有“香爇宝顶供佛天,一切众生成正觉”的铭文,实际上构成对联一幅,这在古代铜鼎炉上是很少见的。

在炉身的口沿上,铸有“大明万历岁次已亥孟冬吉日造”的纪年铭文,表明了铜鼎炉的铸造日期。鼎炉的中部,则是长方形四面体炉腹,每一面都雕铸成镂空的花棱门窗,美观大方。方鼎炉的身体由三个部分组成,支撑部分由四根铜柱组成,铜柱的四角分别铸有青铜龙,精美的雕刻,令人惊叹不已;

中间部分为鼎部,由三个方形框架组成,上面分别铸有龙纹、蝙蝠纹、方鼎喜等纹饰,纹饰精美,构图严谨;底部为铸有方鼎纹的底座,底座中铸有指向四方的苍蝇纹,象征着四方繁荣昌盛。戒台寺明代铜铸方鼎炉是一件杰出的铜雕艺术品,它的精美雕刻和严谨的构图让人惊叹不已,它把古代铜雕艺术发扬光大,为现代铜雕艺术指明了方向,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