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铜国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每件作品都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精美的工艺细节让人震撼。四羊方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高58.3厘米,是一件庄重宏丽的巨作。器身有8道扉棱托住口沿的方棱,在颈部以下形成强有力的转折,与尊足略向外开张的方直造型互相呼应。

器腹四隅各铸一只大卷角羊的头胸部分,突出器身之外,亦增强了器物影像的丰富变化。羊的肩部饰以大鸟纹,其蹄足部分则以浮雕手法塑于圈足上。大盂鼎在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出土于陕西眉县,通高101.9厘米,铸于周康王二十三年(公元前998年)。

器腹上的291字长铭,回顾了西周建国的历史,并告诫不得酗酒,还记述了康王一次赏赐给贵族盂共1,709人,包括人鬲(奴隶)、车御(负责赶车养马)及庶人(负责农业生产)等。大盂鼎的造型为商末以来圆腹鼎的典型样式,腹大而略浅,口沿下微内收。新郑立鹤方壶是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县发掘的李家楼墓地。

立鹤方壶体量巨大、通高126厘米,壶体呈椭方形,通体布满浓密地纠结的龙凤纹及窃曲纹、虎纹等装饰。其开一代新风之处,一是壶盖上由双层仰莲瓣烘托出的一只清新的立鹤,再就是壶身附着的立体装饰。壶两侧回首返顾的龙形大耳,有瑰丽的华冠,身躯镂空,透射出点点光斑;

壶座之下,有两弓身卷尾咋舌的小兽承托,使器物造型意外地产生了轻盈之感。博山炉出土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是古代用以点燃香料调剂室内空气用的,一般有炉身、盖和器座三部分。盖上铸成山峦起伏之形,镂空,并有仙人走兽,以象征神话传说中的海上博山,故名博山炉。

香料燃起后,烟从孔洞中袅袅冒出,给人如梦似幻的感觉。这件作品高仅26厘米,却把海上仙山的广大宇宙空间都囊括在其中了。以上是十件青铜国宝,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精美的工艺细节让人叹为观止。

央美雕塑专业从事青青铜艺术品的定制制作,其作品精湛,工艺精良,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