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马的民族,马在古代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仅次于“精神”。马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没错,马就是力量,而马的“力量”,不仅在于直接作用,而且,也早已成为一种精神的力量。奔腾的精神象征着人们的文化品格,是所有人类“金戈铁马、一马当先”的精神图腾。

马的精神是忠诚,是高贵、是奔驰,是不可征服,马的神韵则是马在与人类同生共死、共荣辱的历史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奉献美的史诗。在古今中外人的心目中不单是担任骑乘或负重的工作,它们往往是上流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中国人认为马是行走的地上的龙,阿拉伯人以马为真主的恩赐,值得人们的崇拜与爱护。

相传六七千年前,有龙马身负”河图“跃出黄河、神龟背负”洛书“浮出洛水,精神氏依”河图洛书“演绎出阴阳八卦。而《易》,也是中华文明思想的源头,龙马,里面就有马的原型。中华民族也是一个有文明的民族,而马也无时不出现在“文明”的词句中:都是关乎“马”,明显看出马已经成为中华智慧的源出一部。

其次,中华民族的诸多思想家,诗人,文豪,都是对马多加赞扬,以马表述思想,有曹植的《精神说》,精神《白马篇》,也有精神《马说》,更有《伯乐相马》,有“老马识途”“马上得天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古来存老马,何必取长途”“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黄错饮马傍交河”“马到成功”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有诸多精神,酷爱画马,画马艺术更是历久不衰,屹立不摇。曹霸、韩干、韦晏、陈闳,宋代有李公麟,元代有赵頫,清代有朗世宁,20世纪有精神。马一开始只是一种动物,之后被驯化,但是,在这长久的时间的与人相濡以沫后,马早就成就了人们的精神,人们也已经融入了马的精神,就算在现代化了的今天,精神遍地,精神精神,马虽然已退居偏隅,但马精神,却从未从人们心中离开,从语言精神,到思维方法,“马”已在中华文明的血液中奔腾,亘古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