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在我国古代的发展

我国古代浮雕是一种雕塑技术,主要指在石头、木头或者其他材料上雕刻出的凸起的形象,使其表面呈现出浮雕的效果。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商朝的时期,后来又在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发展,盛行于宋代,宋代浮雕艺术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中国古代浮雕在发展过程中,从商朝的简单雕刻,到宋代雕刻技术的普及,再到元代雕刻技术的发展,以及明清时期浮雕艺术的发展,一步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这个过程中,各
Date: 2023-05-24 09:16:17 | View: 303

浮雕在我国古代的发展

我国古代浮雕是一种雕塑技术,主要指在石头、木头或者其他材料上雕刻出的凸起的形象,使其表面呈现出浮雕的效果。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商朝的时期,后来又在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发展,盛行于宋代,宋代浮雕艺术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双龙戏珠锻铜浮雕

中国古代浮雕在发展过程中,从商朝的简单雕刻,到宋代雕刻技术的普及,再到元代雕刻技术的发展,以及明清时期浮雕艺术的发展,一步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这个过程中,各个时期的浮雕艺术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中国古代浮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并影响了后世的浮雕艺术。

纸浮雕主题画

艺术从人们生存以来就一直是整个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始先民由于对有些现象无法正确解释,于是产生了原始宗教,他们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原始浮雕艺术也作为祭祀信仰、崇拜观念的体现方式或表达形式而得以发展。

清明上河图(局部)铜浮雕

山洞中的原始岩画和雕刻,最初表露出浮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原始特征。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狩猎采集生活所接触的自然对象,把它们描绘成平面的绘画,以表达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关切。

砂岩浮雕改色

当人们发明线刻,意欲以岩石等硬质材料固定和保存这些形象时,最初的浮雕便产生了。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了暗影表现法,逐渐由平面形相的图绘发展到对物体体积的关注。这类关注以及采用各种材料来达到体积表现的造型实践,促进了圆雕最初的发展。原始的岩画、线刻,无论是模拟自然的写实物象或是装饰性的图案,其描写造型模式多大同小异。

玻璃钢仿古铜文字浮雕

中国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以后,浮雕艺术以装饰形式在礼器上获得突出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商周青铜器上的浮雕装饰纹样。中国古代浮雕艺术的繁荣,集中体现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魏晋以后佛教造像与陵墓建筑之中,西汉的石刻艺术如山西的浮雕墓的石雕,也呈现出线性表现的重要特征。

十二生肖高浮雕

在这里,线比立体块面具有更大的灵动性和流动感,通过雕刻线条的运用,浮雕和圆雕结合一体,带给人以巨大的力量感、浮雕感和扩张感。东汉的墓室石刻艺术,突出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浮雕艺术的基本面貌。尽管它在内容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其雕刻技法或手法却变化较多,或剔地平雕阴刻,安康剔地浮雕阳线,十分注重线型的凹凸处理,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和智慧才智。

铸铜自强不息铜浮雕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