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粒度对晶间腐蚀速度的影响是材料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与晶粒的形状、尺寸、分布等有关,这些都会影响晶间腐蚀的速度。晶间腐蚀是诱导奥氏体不锈钢产生破坏的主要原因,而晶粒度对晶间腐蚀速度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在敏化温度和固溶处理温度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相应的热处理,利用草酸电解腐蚀法观察金相组织,并评定其晶粒度大小,通过极化曲线腐蚀实验,可以比较出奥氏体不锈钢晶粒度对晶间腐蚀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其晶粒大小随保温时间延长而增大。随着奥氏体不锈钢组织的晶粒粗大,其晶粒度越小,奥氏体晶粒的晶间腐蚀的速度減慢。由于独特的耐蚀性和易加工性,奥氏体不锈钢在石油、化工、医疗、环保、食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常沿着金属晶粒的边缘形成腐蚀,可以在外形无大变化的情况下使设备或机件产生损坏,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一般认为导致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原因是由于连接晶粒边缘的固溶体中铬的贫乏而产生的电化学不均匀性。当奥氏体不锈钢处于450oC~850oC范围,并保持足够的时间后,晶粒边缘的碳与边缘区域的Fe-Cr-Ni固溶体中的铬元素与碳元素形成Cr7C3和CrC4并沉积在奥氏体晶界上,使晶粒间固溶体中的铬浓度降低,打破原有的电极电位,从而加速了腐蚀,同等条件下奥氏体不锈钢组织的晶粒度对晶间腐蚀速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经过550℃,1100℃分别保温0.5h、1.5h热处理后,其金相组织的晶粒度级别依次为7级、5级、9和5级;
这是因为小晶粒之间的表面能量越大,比表面能量越小的大晶粒具有更强的溶解能力,因此会加快晶间腐蚀的速度。晶粒形状越复杂,晶间腐蚀速度越快,因为这样的晶粒表面积更大,更容易溶解。当晶粒分布较为均匀时,晶间腐蚀速度较慢,因为晶粒之间的表面能量较小,更难溶解。而当晶粒分布不均匀时,晶间腐蚀速度较快,因为晶粒之间的表面能量较大,更容易溶解。
总之,晶粒度对晶间腐蚀速度有重要影响,晶粒大小、形状和分布都会影响晶间腐蚀速度。因此,在雕塑定制工艺中,必须控制晶粒度,以保证雕塑表面的美观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