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保护和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然而,中华文化近百年来正面临香炉文化的无情冲击,其中所包含的种种次元文化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例如中国源远流长的香炉文化,传至日本后发展成为日本的香道,成为今日日本上流社会中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

但如今在我国现代社会竟未被得到重视和传承,反而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焚香器具,其用途也有多种比如熏香、陈设、敬神供佛等等。从历代文献资料中看到人类社会早在数千年前就开始使用各种香料用以增项除臭、驱虫避秽、防治疾病、驱寒取暖,而且无论是香炉将相、文人雅士,还是僧道巫医、平民百姓,对于香都无不喜爱。

香炉在我国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定重要的地位,与人的生活关系密切。我们可以从“焚香操琴”、“焚香沐浴”、“分享其中”等词语中看到古代贵族日常生活中香烟缭绕的景象,可见“焚香置炉”已经成为庭室中必备的生活器具就在情理之中了。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中国道教的修行中,香也有着特殊的作用。

具有“通化凡圣、邀天集灵、和合性命、痛经开窍、驱邪扶正”的基本功效,我们可以从历代的道教绘画中见到香炉在道教祭祀活动中的广泛使用。香炉除了被用来祭祀佛道教之外,也被广泛用于天地祖先的祭祀活动。焚香作为佛教、道教、祭祀天地祖先等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仪式和内容,而香炉恰恰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焚香器物,因此被赋予了丰富的香炉和宗教内涵。

在宋代墓葬中与佛教相关的随葬品,香炉的出现更是有过之而不及,虽说香炉是一类日常生活的实用器物,也不可能忽视佛教在中国确立地位之后所带来的影响。例如江苏溧阳北李彬夫妇墓中出土的七宝香炉、长柄香炉。据墓志记载,李彬生前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平时日诵佛书数卷”,墓中与佛教相关的随葬品,应是他本人生前诵经礼佛的法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