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是晚期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奠基人。他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至今仍然被广泛引用,他的言行举止,以及他的思想理论,都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核心。孔子自诞生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迄今为止,唯一不变的是中国人内心深入挥之不去的或爱或憎、或敬或恨、或褒或贬的“孔子情结”,孔子与我们有着不解之缘,挥之不去的孔子始终是摆在我们中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究其原因何在?

这无疑是一个最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而又不易回答的问题。不过,我们简略地回望历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孔子形象,也许对于进一步思考和回答这一问题大有裨益。当人们谈论“孔子”时,并不只是指涉孔子本人这唯一的含义,事实上“孔子”之名所指有三层含义;他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前479年之间,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等。而他通过其一生的所言、所行、所思,究竟向我们展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具体的个人形象,一般人们主要是依据《论语》一书来予以概括、描述和说明。

如果人们能够做到足够中立、客观而允当贴切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从这种概括、描述和说明中获得一种有关孔子本人的真实的形象。二是指不同视野下的孔子,即当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视角来看待、理解、诠释和评价孔子及其所言、所行、所思时,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有关孔子的观念和形象。诚如傅伟勋先生所言,“原原本本地去了解原来思想家原原本本的思想”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纯粹客观的诠释是个神话”。据此我们也可以说,所谓“真实的孔子”可能只是一个诠释的神话。

正因为如此,所以历史地形成了“个个心中有仲尼”或各时代有各时代的孔子的现象,乃至各各不同甚至截然对立的孔子观念或孔子形象在历史上彼此竞立并存或此消彼长。三是指纯粹符号化的孔子,即孔子之为孔子,不再是一种纯个人的私名,而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人们交流与对话、对抗与互动时共同运用的公共的符号。作为纯粹符号化的“孔子”,他既可能是拥有绝对权威的至圣素王,也可能是被历代孔子盗用的“专制之护符”;

既可能是绝对真理或天理良心的化身,也可能是坏人心术的邪恶妖魔;既可能是是非善恶的绝对标准,也可能是“道德不必求其是,理想亦不必求其是,惟期于便于行事则可矣”的乡愿人物;既可能是人们惯常借助或使用的用来“作为掩盖无数富于创造孔子的个人的新观点的手段”,也可能是人们常常用以代表中国文化的“活的传统”或独特异彩的象征。因此,人们运用“孔子”这一文化符号所表达的可能只是他们自己对于权威的态度,对于真理的看法,对于是非的选择,对于中国文化的立场,甚至只是为了追求实现专制统治的目的或其他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各种意图及意图背后的利益。

孔子称谓的含义是指他的思想理论,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仁义”、“礼仪”、“智慧”和“政治”等方面,他认为,人们应该遵守“仁义”,以尊重和礼貌对待他人,从而达到道德和社会的完美。此外,他还强调,要培养智慧,掌握政治,以此来实现“仁”的实践。孔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被尊为“先师”,他的思想和行为被认为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他的思想也被称为“儒家学说”。因此,孔子这一称谓的含义指的是他的思想理论,他的思想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被尊为“先师”,他的思想被称为“儒家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