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佛像贴金、雕塑贴金、雕梁画栋贴金、装饰用贴金等。金箔有98与74之分,前者又名库金,后者又名大赤金。每10张为一贴,每10贴为一把,每10把为一具,即每一具为1000张。100*100mm、50*50mm、9.3.*93.3mm、83.3*83.3mm等多种。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贴金材料是铜箔或铝箔,铜箔是黄方,铝箔是白方,是以铜、铝材料压制成象竹衣一样薄膜,涂装在金脚上,然后涂上广漆渐渐转色,色如黄金,光亮夺目,可与金箔媲美,但它是假金而不是真金。先将要贴金的花板、线脚等部位用漆灰嵌补密实、平整,砂磨光滑,除净灰尘,用细嫩豆腐或生血料加色涂刷一遍,用旧棉絮收净(贴金是最后一道装饰工艺,其它不贴金的部位早已成活完好)。

也称打金垫,选取优质广漆,漆头要重一些,一般做金脚的广漆配比为棉漆(生漆)1:坯油0.5~0.6为宜,用特制的小漆刷(称金脚帚或用画花笔)蘸取广漆仔细地将要贴金的花板,线脚等处描绘涂广漆。

一般金脚作两遍为宜,但也有作三遍的,其目的是使漆膜肉头丰满饱和。在最后一遍金脚作好后,在其将干未时,将金箔或铝箔精心敷于金脚上,具体作法与古建筑贴金相同。贴金时,金脚的干燥程度,是一个关键问题,金脚过老,则金箔与金脚局部或全部粘贴不牢;

金脚过嫩则表干内不干,贴金箔或铝箔时,操作要轻快细致,因金箔或铝箔薄而嫩,容易破碎损坏,必须细心操作。贴金的质量好坏,除金脚的丰满度外,主要还是取决于金脚的老嫩。因此,在施工中要认真观察金脚的干燥程度,因为生漆的干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从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

以上就是传统的贴金操作要点,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安全、精致地完成贴金操作,让雕塑表现出精致、华丽的外观,为雕塑增添更加珠光宝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