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根据客户的要求,我们的设计师会根据历史、文化、图案等多方面的参考资料,设计出一个最优的麒麟塑像;其次,根据设计图纸,我们的技术人员会把麒麟塑像刻制出来;紧接着,我们的艺术修饰人员会把麒麟塑像放在锤子上,仔细修饰,精细打磨,修饰出层次分明的纹理;最后,我们的上色师会根据客户的要求,按照历史文化的传承,用植物染料将麒麟塑像分层上色,让它以独特的颜色表现出神秘的魅力。经过这样的制作过程,石雕麒麟塑像就完成了,整个过程精美而细致,极富艺术价值。麒麟是我国古籍中记录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前人把麒麟作为仁兽﹑麒麟。

雄性称麒,雌性称麟,乃吉祥之宝,古往今来都是公堂上的装饰,以振官威之用,也是权贵的象征。(1)应用圆雕为主的雕琢技法来雕刻,首先勾勒轮廓,就是在选好的石料上将麒麟的大概轮廓画出来,以至于能合理使用石料和操纵麒麟的形态。这一步可以说是麒麟的设计蓝图,是雕琢的依据,它关系到麒麟整个造型的成败。勾勒轮廓不光需要雕刻者本人对麒麟的形态作出精确的定位,同时也必须有一定的绘画根基。勾勒轮廓前要先对石料进行找方,找方的用处一是把这块石料可用的地方画出来,并且石料的四个角都必须是直角;

另外可以根据这块石料的大小确定麒麟的比率,尽量避免石料的糟蹋。找方时用墨斗拉出直线,根据麒麟各部位的比率,用麒麟蘸上墨汁画出简略的轮廓。通常情况,石雕麒麟比例为底座占石料的三分之一,麒麟占石料的三分之二,麒麟头部又占麒麟的三分之一,将头部的精准位置勾画出来,接着再勾勒出前腿和后腿的位置。(2)麒麟的轮廓出来后,将轮廓线之外的多余部分凿去,叫做减荒。减荒时抉择人工减荒和机械减荒并用的措施,会提高雕琢效力。所谓人工减荒就是完全用锤子和钎子将大块多余的部位凿去。机械减荒是应用切割机来减荒,由于人工减荒不能一次减到位,譬如离轮廓线间隔较近而面积又较小的荒料,若用钎子来减荒的话,受力面是一个点,倘若用力过度,一钎子下去,很可能会减多了,因此借助切割机减荒,减去的部位会相对准确一点儿。

切割时,既不能不敢切,也不可把不该切掉的部分切过头了。要切割的部位面积稍大,或者较深时,可以将预备切割的部位先分切成几个小块,然后再每一个击破,这反复复操作几次,就达到所要的水平了。直到麒麟的整体轮廓线之外的荒料全部减完,减荒才算结束。(3)拾掇造型减荒后,还要对麒麟进行外型的整理,也称打糙,就是将麒麟的一部分实在细小部分精确定位,把它们大略地雕刻出来,譬如麒麟的毛发、麒麟、鼻子、嘴、等部位的外形轮廓在这一阶段快要打出来了。

这一步在整个麒麟的雕琢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稍有不慎就会有将麒麟的鼻子、麒麟等雕歪的可能,这要求雕刻师傅具备超常的开脸技艺。石雕师傅可以使用他们奇特的目测本事和艺术手法来迅速精确造型。至于打糙部位顺序,可以先从麒麟的毛发开始造型,其次从上到下,直至脚尖、底座,也可依据每个雕刻师傅的习惯来确定,并非约定俗成的事情。(4)精雕细刻造型整理好后,就要精摹细琢了,这道工序也叫打细,即在打糙的基础上将细部线条整体勾勒出来,并将细部雕凿清晰,再用磨头、刀子等将必须修补的地方整修干净。麒麟的腿部肌肉能否雄健有力,都必须在这道工序中仔细刻画出来。

操作时,一定要处处当心,处处谨慎,一边钻一边观测,靠着雕琢师傅的阅历随时调节钻头力度和方位,即便有一点点钻偏和钻过的差错,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及时纠正过来,不会影响到雕琢结果。操作到这,大家不要认为整个雕刻过程大功告成了,接着还需对麒麟的进行打磨。(5)打磨打磨也是一道耗时的工序,操作者必须有足够的耐力和认真的态度,以及具备纯熟的打磨方法。

1、用砂石打磨,先用粗砂石将麒麟比较毛糙的外表打磨一遍,然后再用细砂石打磨一遍;2、用砂布打磨,砂布较之与砂轮来讲,要细腻得多,在砂轮打好的根基上,先用粗砂布整体打一遍,然后用细砂布再打一遍。按照这种方式反复打磨,使麒麟每一个微小部位都要打磨到。打磨时,注意在有棱角的部位不要把棱角打圆了,要巧妙地用力,应有的棱角打掉就会失去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