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通城南门雕塑,位于吴哥窟内,由央美雕塑定制而成。这座雕塑是由央美雕塑设计团队精心设计、细致加工而成,它是一件充满着浓郁文化气息的精美雕塑作品。整体雕塑由多个部分构成,有经典的吴哥塔,以及精美的弧形雕花,给人以宏伟的感觉,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近处看,这座雕塑以宏伟、稳重、雍容、精美著称,造型优美,让人着迷。高棉(柬埔寨的别称)曾是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必经之地。由于中国历代与高棉交往频繁,早在三国时期,孙权就曾派遣使节朱应等赴高棉,并留下《扶南异物志》,今已佚失。
中国元朝著名旅行家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更是为人们留下关于当时高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棉人素有航海传统,制造有地域特色的“扶南舶”,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其国中虽自织布,暹罗及占城皆有来者,往往以来自西洋者为上,以其精巧而细美故也。史学家主要根据中国史籍的记述,将高棉分为扶南时期(1—6世纪)、真腊时期(550—802)、吴哥时期(802—1434)以及吴哥以后时期。由于处在中国、印度两大文明的交汇点上,其文化艺术自然受到两大文明的深远影响。在东南亚艺术中,高棉艺术无论是规模、复杂程度还是演变过程等均颇具代表性。
其中吴哥时期尤以神秘宏大的吴哥窟和吴哥通城闻名遐迩。公元802年,阇耶跋摩二世宣告真腊独立,确立神王合一的湿婆林伽(男根)崇拜为官方宗教(即提婆罗阇),他率领高棉人在湿热丛林中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国家,他们设计了复杂精巧的水道、发展了大规模的农业、创造了壮丽的城市建筑与雕塑。这一时期还开创了一种坐落于山顶上的金字塔形寺院建筑,即“寺山”。刚开始时,寺山是林伽的供奉地,后来逐渐演变为国王的陵墓。1113—1150年在位的苏利耶跋摩二世大大扩张了真腊的版图,吴哥窟就是作为他的寺山建造的。
吴哥窟是中国人约定俗成的叫法,实际上应称吴哥寺,其梵文意为“城市般的庙宇”,可见其规模之大。后经不断修建历经三百余年,已逐渐由当年的供奉林伽转变为供奉印度教保护神毗湿奴,其宏大的建筑群和精美的浮雕艺术均为世界艺术珍宝。今天人们对于整个柬埔寨古典艺术的印象似乎只集中于吴哥窟,事实上,吴哥窟尽管颇具典型性,但只代表其中的一小部分,是以印度教信仰为基础的吴哥美术的代表,也就是“小吴哥”。
“大吴哥”则是第四代吴哥都城──吴哥通城,为1181—1219年在位的阇耶跋摩七世始建。这位雄心勃勃的君主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城内的水利设施,他修建了环绕吴哥通城的宽百余米,长一万两千余米的护城河,在城北开挖了“阇耶跋摩之池”(即“北巴莱”,巴莱是池塘的意思),以和前人留下的东巴莱、西巴莱相对应。到了阇耶跋摩七世时期,吴哥王室的宗教信仰已由印度教变为大乘佛教,佛陀和观世音菩萨成为重要的雕塑表现题材,这也带给吴哥艺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吴哥通城共有五座城门,东面开两门,其他方向各开一门,其中北门和南门各有重要意义,北门是吴哥王朝的凯旋门,也称“胜利之门”,专门通行出征和凯旋的高棉军队,南门则是“死者之门”,城门上方是三座吴哥艺术独有的四面塔,雕刻着“世界的主宰”观世音菩萨,以示国王镇守世界四方的权威。《真腊风土记》中曾详尽描述了这座城门和门外护城河桥上的天神像。据周达观记载,中央塔上曾涂饰黄金,足见当年辉煌胜景。
当然,在吴哥古典时期,这样的四面塔是一种极普遍的建筑形式,在吴哥通城中的“金塔”(周达观语)──巴荣寺(阇耶跋摩七世的寺山)中,有五十座类似的四面佛塔,也就是整整二百张微笑的面孔。他们注视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古高棉人民的心中,这些面孔可以普渡众生到达极乐世界。然而在一些欧洲探险者眼中,这些代表了古高棉人智慧与信念的巨型雕塑很令他们不悦,诸如“被四面八方的眼睛盯着,血液都凝固了”“被一种不祥的气氛所笼罩”,等等,这表现了文化上的差异。
尽管吴哥文明已经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失落,但他们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建筑与雕塑,将自己的容貌、信仰、性情流传下来,留给人类一份珍贵的艺术遗产和一份永远的惆怅。央美雕塑以“以艺术追求精神的至高境界”为工作理念,利用尖端的设计理念,把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更加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为吴哥通城南门的雕塑作品添加了无限的美感,把整座城市变成了一座艺术之城。
央美雕塑的成就,也给吴哥城带来了更多的游客和观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