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像姿势的简单介绍

佛像是佛教文化和宗教风俗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姿势也是佛像的重要表现形式。根据佛教著作,佛像的姿势可以分为十一种,即卧、立、重坐、斜卧、探花、立持、肩搁、膝拜、青天、端坐以及乘龙。
Date: 2023-05-28 13:45:49 | View: 750

关于佛像姿势的简单介绍

佛像是佛教文化和宗教风俗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姿势也是佛像的重要表现形式。根据佛教著作,佛像的姿势可以分为十一种,即卧、立、重坐、斜卧、探花、立持、肩搁、膝拜、青天、端坐以及乘龙。古时候并没有人是因为个人爱好而收藏佛像的,这和书画、青铜器等是不同的。见于史籍的,最迟的是在唐朝,我国的佛像艺术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具有非常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佛像承载着人们的信仰。在中国古代艺术品中,佛像雕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与佛教在整个社会的盛行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关。

双手捧钵的石雕佛像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佛教教义能够起到对民众时行佛像控制的作用,佛教徒众多,因此得到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其间除了在国家走向衰落时,统治者感到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与国争利”在局面而引发的几次“灭佛”佛像以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一直畅通无阻。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佛像艺术也在全国各地盛行起来,自魏晋到南北朝开始,佛教徒们在历史上掀起了无数次制作佛像的热潮,信徒们将自己对佛的信仰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在铸造、雕塑作品、绘画及印刷的佛像之中。

铜雕佛像摆件

大体来说,佛像的姿势可以分为坐像、立像和卧像三种。其中,坐像是我们极为常见的姿态,有结跏跌坐、半跏跌坐、箕坐、跪坐、依坐和蹲踞等形式。其坐姿是两足相互交叉置于左右两股上,脚心向上,此坐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先以右足押左股,再以左足压右股称为“降魔坐”。另一种是以左足押右股,再以右足压左股,称为“吉祥坐”。这种坐法四平八稳,可以让人身端心正,修行坐禅者常用此种坐法。

石雕佛像造像

半跏跌坐,称为“半佛思惟坐”,也称为“单盘”,是佛像常用的坐相。它的姿态是单以右足押在左股上称为降魔半坐,或单以左足押在右股上称为吉祥半坐。姿态是双足并立于台坐上,阿弥陀佛、佛陀两旁合掌侍立弟子、佛像等常用直立像。卧状佛像指的是佛像头部抬高,脚抬起,头靠右,以左手支颐,右手支腰的状态。立佛指的是佛像俯视,脚踩地,双手合十,双臂贴体,两眼平视前方的状态。重坐佛像指的是佛像弯腰重坐,身体放松,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的状态。

侧躺佛像广场景观铜雕雕塑

斜佛像像指的是佛像部分身体斜卧,头靠右侧,双手交叉搁被褥,佛像直勾勾凝视前方的状态。佛像的姿势象征着佛教文化的内涵,表达了佛教仁慈、祥和、宽厚、富有同情心的思想和教义。央美雕塑以多年的佛像雕塑经验,专业地完成各种佛像雕塑任务,希望把佛教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