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我国的石雕佛像文化

我国的石雕佛像文化始于汉代,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精华之一。石雕佛像以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而珍贵无比。它们常以人物、动物、花草、建筑等形象出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石雕佛像文化主要活跃于汉魏六朝、南朝、隋唐、宋元等历史期间,地域分布于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地。石雕佛像文化融合了藏传佛教和中华传统文化,将无形的佛教思想变为有形的石雕佛像,让它们对不同时代的人们熔为一体,从而深深的印入人们的心中。石雕
Date: 2023-05-29 06:55:21 | View: 100

详解我国的石雕佛像文化

我国的石雕佛像文化始于汉代,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精华之一。它们常以人物、动物、花草、建筑等形象出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石雕佛像文化主要活跃于汉魏六朝、南朝、隋唐、宋元等历史期间,地域分布于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地。

佛像雕像

石雕佛像文化融合了藏传佛教和中华传统文化,将无形的佛教思想变为有形的石雕佛像,让它们对不同时代的人们熔为一体,从而深深的印入人们的心中。石雕佛像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演绎的佛教文化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这些也正是它们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我国是佛学大国,历史渊博,佛像的造像数量很庞大,种类多。

玻璃钢仿铜佛像雕塑寺庙景观雕塑

像天下闻名的龙门石窟,有着数以万计的石雕佛像作品。我们供奉的佛像雕塑一般都是以金铜色佛像最为常见,不仅颜色好,而且也预示着真诚的信仰。石雕是一种供游客祭拜的大型佛像雕塑,材质一般都是耐腐蚀,经久不退色的砖石,只是有的石雕为了效果绘上了彩图,而有的佛像雕塑保留了它天然的本质。

景区宗教佛像景观雕塑

石雕佛像可以影响人心的观念也许正是佛教徒造石雕佛像的根本原因。据《贤愚经》记载,佛像牟尼佛前世是波塞奇王,就因为画了八万四千幅佛像,让各处偏僻小国的人都能供奉,他才成了现世的佛像,而且涅檠之后,还要受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座塔的果报。

铜雕藏传佛像

可见,造石雕佛像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对于传播佛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印度人对于相貌身材有相当深刻的信念,认为凡是将来大有作为的人与一般人肯定有很大差异。据传说,佛在诞生之后,净饭王曾经让仙人阿私陀为他看相,阿私陀说佛像牟尼佛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

侧躺佛像广场景观铜雕雕塑

佛教中称为"相好",也就是说与一般人不同的三十二处显著特征和八十处细微特征。这些特征虽然是对婴儿的描会,但是其中不少特征还是作为雕塑佛像的依据。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