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德镇被誉为中国瓷都,拥有1000多年的制瓷历史。历史上,景德镇的瓷器由昌江进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经长江转运后,通过丝绸之路的陆上通道或“瓷器之路”的海上航线销往世界各地,为中国走向世界打开一扇窗。曾辗转法国、英国、瑞士、荷兰等地学习陶瓷的她,发现自己魂牵梦绕的城市还是景德镇。“过去我到一个地方很难待够两年,然后就想着去下一个地方。“此前也来过景德镇几次,每次离开的时候就像可怜兮兮的林黛玉,魂都丢在这里。

”开弥2015年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第二年就来到景德镇常住。刚来景德镇时,开弥慕名前往雕塑瓷厂旧址拜访一户瓷艺工人,请求合作,却遭遇了闭门羹。第二次去,他们听懂了我的意思,但回复说‘没工夫’。后来我厚着脸皮,隔三差五地在他们工作室学习,跟他们渐渐熟悉,后来也愿意跟我合作了。”开弥说,这家的老瓷工13岁就做学徒,偶尔露一手绝活,就让她佩服得不行。中国传统陶瓷雕塑中,女性雕塑造型一般比较保守,开弥制作一个女性雕塑时特意让它光脚,相熟的老陶艺工指出“要穿鞋子才行”。

“我跟他说夏天很热,它就在自己的园子里,所以不穿鞋子,他听后觉得这样也解释得通。”开弥说,这些看似矛盾的理念碰撞往往迸发出创意,更符合当下的新作品也随之诞生。开弥在景德镇一待就是6年多,现在有两间工作室,这里却仍是一个她还没有看够的地方。创作之余,她喜欢在家喝中国茶、熏香和看书,最喜欢的中文书是《红楼梦》;还喜欢在昌江里游泳,“水流温柔而清澈,给人的感觉像是情侣喃喃细语”。

“在法国我生活的地方,多少年过去了,什么事情都没有改变。从小熟悉的书店、影院,甚至街头一棵老树上的鸟巢还在那里。”她说,在景德镇,她如果出去几年,回家的路可能都找不到。“悠久的制瓷历史和丰富的陶瓷遗存,是景德镇的优势、资源和财富。”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说,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这是中国瓷都景德镇的新战略定位。

近年来,景德镇正复活改造老厂区,支持御窑厂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设国家古陶瓷研究修复中心,完成手工制瓷技艺数据库建设。景德镇现有陶瓷企业8377家,陶瓷个体户9836家,陶瓷行业从业人员10余万人。今年截至目前,景德镇瓷器出口达1亿美元,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4%。据景德镇市景漂景归局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景德镇的“洋景漂”数量达5000多人。这种灵感闪耀下的作品,拿到全球各个国家,不需要很多文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