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尽的时间使人敬畏,人世间伴随着时间前行的锲而不舍精神则更是难能可贵。”在这个快捷、便利、信息化的时代,精神的永恒更是变成了一种奢望。在雕塑中选择了以中国古代的计时日晷来作为一种时空的代表方式。白驹上的人物代表着人类做为生命个体的存在,生命个体与日晷相结合,体现着生命个体的精神追求与时间的共时性。白驹扭动着头,奋力向前的形态又展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与时间之维的关系。

用这种动态的凝固空间真诚的表述自我对人类精神与历史时空的认知。在造型语言上采用了写实性雕塑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相结合的方式。具象的造型使人有接近现实之感,文化符号与之结合又构成一个可供想象的思想空间,使“锲而不舍”的抽象精神转化为具体的表述方式,使观者在观看形式的基础上产生心理张力。无尽的时空使人敬畏,伴随着时间前行的文化传承更是难能可贵。”在这个迅捷的信息化时代,文化精神的永恒更是一种企望。在雕塑中选择了以雌马饮水的造型以及铺陈的古代记时文字来作为一种历史时空的表达方式。雌马与涟漪相结合,象征着个体的生命之源与孕育它的母亲河的内在联系。

以写实性雕塑语言表述了对个体生命与文化根源之间关系的深刻认知,进而在观者的心理上产生思想张力。肖像系列的构思就是自己喜欢的哲学家,肖像除了那些人的生平,还可以说一下创作技法,比较激情豪放,头像有的只做了两个小时,为了追求放松奔放的泥巴味儿的感觉,不是死板的刻画,而是追求一种意象。当城市化的进程提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同样也消解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当肉体生存空间与精神栖居空间矛盾时,精神生存空间的指向性成为农村老人人不可逾越的鸿沟。

几十年的精神栖居成为他们稳定的精神生存结构,这种稳定的精神生存模式一旦固定很难被客观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人们就像是犟驴那样,固守着自己最后的精神栖居家园。但是当机械般的城市化生活掏空着人们的灵魂时,还有多少人会坚守故土,坚守那纯真的自我了。当初的誓言只剩残壁断垣,留下的只是往日的时光记忆在风中飘零。但是我更愿像只犟驴那样守望着精神的净土,守望着诗意的精神家园。这样一来,“人文关怀”成为人们内在精神需求的重要内容,我们更应该像只犟驴那样坚守着自我。

本件作品我采用矛盾式的构图方式,将犟驴与人之间设计成一对矛盾的对立体,通过视觉力的方向体现出精神的坚守。同样在形体外在处理上,以模糊的方法营造出朦胧的岁月痕迹。在朦胧之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在构图之间象征着精神空间与肉体空间的矛盾性。通过时间与空间相交互的方式直指人们内在精神需求,并以象征性题材反应出当代人对“人文关怀”的需求。创作技法上,21个僧人的形态各异,但又未被目的性地进行差异化区分。

创作通过观者并不陌生的人物形象,反映出精神与身体力行的矛盾关系,人象、世象、我象如同这组雕像,在行走的旅途中归于幻象。而创作的意图,在竭尽创作技巧之能事的末了,行至日落,形象的完成也是形象虚无的一段过程,暗含作品主题的影射,如同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