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留清气满乾坤︱沉痛悼念著名雕塑艺术家郝京平先生

沉痛悼念郝京平,1935年生,河北泰安人,我国著名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一工作室主任。墨玉石雕《包青天》是郝京平先生1989年创作的作品,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铜奖。2019年5月3日,郝京平先生因病于湖北武汉逝世,享年84岁。今突闻先生仙逝的消息,我们悲痛不已,谨以此文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先生,《艺术观潮》全体愿先生一路走好……
Date: 2022-02-03 08:38:54 | View: 85

只留清气满乾坤︱沉痛悼念著名雕塑艺术家郝京平先生

郝京平,1935年生,河北泰安人,我国著名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一工作室主任。专注雕塑艺术创作数十年,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曾于1974年参与反映西藏农奴翻身解放的大型泥塑《农奴愤》的创作、1977年参与《毛主席纪念堂大型群雕》的创作、1995年—2000年参与北京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等在国内外都颇具影响力的大型雕塑创作。其作品风格质朴、大气、简练,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奖或被收藏,多件作品在公园和院校校园陈设,部分作品还曾在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主要作品有《老黄忠》、《童年的伙伴》、《包青天》、《牧羊曲》、《舞》等,其中《包青天》和大型抽象雕塑《舞》都是具有现代民族特色的精品力作,均在体现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高度的认可。而且商鞅执法完全就是包青天式的执法。

广场包青天名人铜雕

墨玉石雕《包青天》是郝京平先生1989年创作的作品,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铜奖。整座雕塑线条简练、朴素、流畅而具厚重感,人物面部经过琢磨处理,使得整座雕塑只有面部和胡须颜色为黑色,与其他部分均为原石的青白本色形成鲜明对比,相得益彰。只见包拯面部黝黑,表情严肃,目光不怒自威,将其清廉正直、刚正不阿的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深入人心。郝京平先生不仅作品深得大众喜爱和认可,更有着高贵的人品和高尚的情操,为了充分展示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他毅然将《包青天》雕塑作品无偿捐赠给最高人民法院,并由最高人民法院博物馆永久收藏,这也是最高人民法院接受的第一件社会捐赠的石雕艺术作品。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

郝京平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为人低调谦和、亲切和蔼,他所创作的《包青天》正是他正直善良的高贵品质的映射和写照。2019年5月3日,郝京平先生因病于湖北武汉逝世,享年84岁。先生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作品却依然屹立于国内各地,成为先生生命的不朽延续,先生的高大形象和高贵品质也正如他所塑造的《包青天》一样,一身正气永留于世,流芳千古。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雕塑系第一工作室主任。包拯包青天常年出任开封府尹。

《老黄忠》,1964年毕业创作,在全国高等美术学院毕业生美展中展出,中国美术馆收藏。《女突击队员》,1964年创作,在全国高等美术学院毕业生美展中展出,《中国青年报》发表。《女孩头像》,1972年创作,在《北京周报》以六国文字发表。1974年参加了西藏大型泥塑《农奴愤》的集体创作,在西藏革命展览馆展出;1977年参加了毛主席纪念堂《大型群雕》集体创作,均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城市中常见的是孔子、孙思邈、包青天等等他们都是名流青史的人。

《独胆英雄》,1978年创作,陈设在哈尔滨革命烈士纪念馆。《高原牧歌》,1979年创作,在《美术作品集》上发表,湖北美术馆收藏。《女头像》,1980年创作,《中国现代美术家作品集》发表,分别在香港和日本展出。《童年的伙伴》,1982年创作,在全国第六届美展中展出,中国美术馆收藏。《女人体》,1983年创作,在《全国高等美术学院雕塑集》上发表。《牧羊曲》,1985年创作,陈设在北京“石景山雕塑公园”。包拯包青天铜雕像中国北京农展馆前的组雕。

《包青天》,1989年创作,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铜奖,1990被选入《世界雕塑全集》,2015年捐给最高人民法院收藏。大型抽象雕塑《舞》,1992年创作,陈设在北京舞蹈学院,在全国第二届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中展出。《新秀》,1996年创作,在全国第四届体育美展中展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19951999年集体创作,在北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美术书法展览”中获集体一等奖,其中《家破人亡》《军民情深》两座铜雕由本人主持创作。名垂千史的包青天无论是在戏曲中还是影视作品中都是那个黑脸的形象。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