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头牛为什么会这么牛

四条牛腿一律斜向上方,牛蹄深深地陷入地面。牛尾顺势扭曲,增加了牛的动感和张力。这头牛是《开荒牛》,是著名雕塑家潘鹤为深圳特区制作的。潘鹤深思熟虑后提出要做一头“牛”。邓颖超是看懂了“开荒牛”,读懂了艺术家的用心,这才让开荒牛留存至今,并逐渐深入人心。这头牛不仅存在于深圳市委大院里,还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多个重要场馆。
Date: 2022-02-04 13:31:46 | View: 161

这头牛为什么会这么牛

一头低头奋力向前的牛,两只眼睛紧盯着地面,余光伸向远方。它不是要看自己再有多久就能歇息,而是为了保证方向不偏。右边的前蹄也因用力而折过来用蹄背撑住,并和另外三条后蹬的腿形成对立统一。牛的三条支撑腿、牛腹和地面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使牛身体的重心向前,呈现出最完美的流线型,让人感觉出一种一往无前的力量。这头牛是《开荒牛》,是著名雕塑家潘鹤为深圳特区制作的。借用农耕文明中大家最熟悉的“牛”元素,来表达国人,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初深圳人,不畏艰难险阻、埋头苦干、勇于开拓、务实进取的创业精神,成为深圳的标志形象。休斯敦是一个很能体现牛仔文化的城市。

不锈钢金牛卧波雕塑

潘鹤,1925年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40年开始从事艺术活动,2020年11月22日逝世。在其七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的大型户外雕塑作品一百多座,分布于国内68个城市的广场,多座作品获国家级最高金牌奖和最佳奖。代表作品中,有反映红军战士不畏艰苦、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雕塑作品《艰苦岁月》,该作品被收录于全国小学课本,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熟悉的经典雕塑;有展现中日和平友好的雕塑作品《和平少女》,也有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的标志性城市雕塑《开荒牛》,等等。民都洛水牛分布于菲律宾民都洛岛。

卡通动漫牛雕塑

1980年,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我国决定兴办经济特区。当时的深圳市委找到潘老师,请他为特区做一件标志性的雕塑。他说“因为我们这一代人与牛很有缘分,开始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新中国成立后做了‘牛鬼蛇神’,现在国家荒芜了,要重新开荒了,责任落在我们身上,就做开荒牛。直至后来,邓颖超同志来深圳时,看到这个雕塑并表现出非常的感动,她说开荒牛不仅是深圳特区的标志,也是共产党精神的标志:邓颖超是看懂了“开荒牛”,读懂了艺术家的用心,这才让开荒牛留存至今,并逐渐深入人心。记者看到一尊很有意境的雕塑:一个牧童悠闲地坐在水牛的身上。

铜雕华尔街牛222

《开荒牛》整个雕塑120×470×160厘米,牛身后的那个大树根也很有深意。潘鹤是这样解释的,后面的树根不是树根,是落后的意识,官僚意识、小农意识,盘根错节,如不拔了这些根,将来不会有发展。这头牛不仅存在于深圳市委大院里,还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多个重要场馆。我是因为看到它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同时展出,才决定把它的资料整理分享给大家的,也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