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湖州营盘山景区的二十四孝雕塑上了热搜,二十四孝雕塑中有一个“女子给婆婆哺乳”的雕塑。这个袒胸露乳的雕塑引起了轩然大波,被各路网友纷纷吐槽。有人认为这个雕塑“动作不雅,有碍观瞻”,也有人认为二十四孝是封建糟粕,不适应现在的文化氛围,甚至有人说是不可理喻,是害人。”其一,哺乳是神圣的事情,我们常说黄河母亲哺育了中华儿女。当然这是在没有奶粉的古代才是这样,但并不妨碍哺乳神圣。其二,虽然“袒胸露乳”了,但这只是雕像,而且也没有色彩,是雕像的这个部位太像真人的乳房了?

还是说雕像袒胸露乳了就是要教导现实中的人们也要袒胸露乳吗?今天有奶粉这种东西存在,即便是牙齿脱落,还可以将奶粉调水后喂食。中国古代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中,主流价值观都是要仁孝,要尊老爱幼,要爱人。虽然封建社会的一些思想确实是糟粕,但不能否认它的主流思想,也就是儒家的教义以及佛家的教义仍然是教人向善的。试问,如果郭巨真的是泯灭人性的人,那么他还能得到自晋代以来1000多年间的社会的主流的认同吗?恣蚊饱血中的主人公吴猛,家贫,无蚊帐,心疼劳累了一天的父母,为了让他们睡个踏实觉,每到晚上,吴猛就赤身睡在父母身旁。

小孩子认为蚊子吸饱了自己身上的血,便不会去叮咬父母。卧冰求鲤的主人公是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继母生病想吃鲤鱼,因天寒地冻,无处购买也无法捕捉。王祥冒着凛冽寒风,在河上脱衣卧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跃出两条鲤鱼。虽然《二十四孝》中未记载发生时主人公的年纪,但从继母并不养他来看,主人公还是个少年。少年无法自己去捕鱼而采用这种方法来得到鲤鱼,虽然做法不可取但仍然是一片真心。

小编认为,诸如“乳姑不怠”这样的二十四孝的雕塑,应该保留。二十四孝的精神并不是糟粕,而是应该传承的精华,是值得推崇的。我们需要二十四孝这样的故事,并不是要学具体的事例,不是去模仿故事中的行为,而是要学习故事里面的那一缕精神,是为了传承那一份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