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用溯源法解释了古人构造"灋fǎ"字的良苦用心和丰富的想象力。《说文解字》释为"灋fǎ,解廌兽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獬豸,俗称"独角兽",是古代传说中能辨曲直的异兽,属陵前瑞兽。桥陵东西各有一尊獬豸,身高约3米,体形硕壮,怒目露齿,身有双翼,保存完好,如此雄伟壮丽的巨大石雕獬豸,在古代陵墓石刻中罕见。
神话传说中獬豸被赋予极高智慧,它能懂人言,知人性;发现奸邪的官员,就会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进肚子。因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所以它被当作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其意很吻合睿宗李旦本人性格,“明辨善睿”“夺势而退”,孰是孰非,自己心里总有平断,这便是大智大睿之人。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有个叫壬里国的臣子,与另一位叫中里缴的臣子打了三年官司。因为案情难以判断,齐庄公就让"廌",即神兽獬豸,来听他二人自读诉状。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獬豸没有什么表示,而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顶翻了他。这种以角触断罪的方法,被古人用"会意"的方法放进了"灋"字的构形之中。
繁体"灋"中的"廌"是一种神兽,其形似麒麟,青毛独角,体态刚健,极有灵性。汉代学者杨孚在其专著《异物志》中,对"獬豸"特性的概括最有代表性:"意思是说,獬豸能别曲直,见到有人相斗,它会用犀利之角触去理曲之人;在陵前,石狮具有守护陵墓的威力,是封建法权不可触犯的象征,它主要是向人们夸式雄烈,仪卫亡灵,予人以震慑,是人化了的"兽"的形象。按程式,唐陵四门均有石狮一对,桥陵朱雀门外一对石狮,呈蹲踞状,雌雄分明,张目露齿,挺胸昂首,形态各异,镌刻细腻,肌肤丰满,造型雄伟,保存完好,体态硕大,高达28米,堪称石刻艺术的珍品;青龙门外石狮蹲座回首,亦为唐陵石刻所罕见,其他各门石狮也均保存完整。
桥陵建成于唐开元年间,因之其石刻艺术的雄大气势不仅表现在外在形式的高大宏伟,更表现于其内在气度的充实大气。于陵寝前置神兽石刻在中国古代帝王贵族陵墓前,源于春秋战国,发展于秦汉。到了三国魏晋时期,统治者主张薄葬,因而鲜有墓前石兽。而南朝恢复了汉代陵墓雕塑的葬制,南朝成为陵墓雕塑史上一个新的高峰。桥陵神道石马为5对,身高17米2米,身长23米26米,均立于石台之上,形态不一,栩栩如生,鞍鞯等装饰品也各具特色,现多数石马头部损坏。桥陵有鸵鸟浮雕东西各一座,系刻雕于高、宽各约2米的石屏上的高肉浮雕。
鸵鸟矫健的双腿,立于假山之上,回首贴翼,羽毛丰满,生动自然,刻法细腻,远非乾陵、建陵、景陵、崇陵等陵的鸵鸟石雕可比,实为石刻艺术中的一件珍品。《唐书玄宗本纪》载开元四年十月"庚午葬睿宗大圣贞皇帝于桥陵",陵园包括整个金炽山,地面石刻共五十件,计:唐制,乾陵以后,神道两侧列侍臣10对作为仪仗,以折射宗法秩序观念。桥陵石人,高大雄伟,为诸唐陵之冠,且多数保存完好,石人均为直阁将军装束,头戴鹃冠,中饰飞鹰,褒衣博带,足蹬高头履,双手柱剑,面部表情,庄严肃穆,有的凝视远方,有的垂眉沉思,形态各异,不失为艺术珍品。南朝陵墓石刻群雕一般是由成对的石兽、神道石柱和石碑所组成。
石兽的造型是在狮、虎等猛兽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夸张而来的,为神兽。双角的神兽称为“天禄”,独角的为“麒麟”,而无角的则称为“辟邪”。唐代是陵寝置石刻盛行的时代,并形成一定规模和定制。唐陵大多以山为陵且多有石刻,根据时代的不同,石刻大小风格也都各异,大但是布局基本一致,主要在四门设有石狮,一般为左牡右牝,另外在朱雀门至山陵寝宫设有石刻两行,依次布局大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