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雕塑创作,基本上是围绕着歌颂社会主义、人民新生活展开的,不管是法国体系还是苏联体系,都属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改革开放后,理论界有一种说法,讲到中国的现当代雕塑发展与绘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总是慢半拍,为什么慢半拍呢?“很多不同行业在侵入雕塑,甚至做园林、建筑、画油画的都开始做雕塑,这是一个雕塑被大量需求的时代。在他看来,对于雕塑的未来发展不能过于悲观,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对于中国艺术生态的现状,我一直持比较乐观的态度,问题永远会有,看如何看待,关于雕塑,如果没有艺术家做,就都不存在,艺术家做了才可以延伸,有可以提升的可能性,雕塑家或者说架上雕塑、实验性的作品,这些年我感觉雕塑的进步非常大,年轻艺术家的创作非常活跃,今天的世界给做雕塑的艺术家提供一个特别好的机会。

“今天的当代艺术需要对空间有更强的把控能力,我发现雕塑家的作品,在整体的不同的艺术门类里非常出挑,从这个角度讲,行业壁垒打开了,雕塑家在雕塑上画画,把雕塑放到园林里头,甚至放到太空里头等等爱干嘛干嘛,所以雕塑家应该更加的自信和开放,关于未来我是非常乐观的。“对于老一辈雕塑艺术家来说,强调雕塑的本体语言有其特殊的意义在,对于当下的中青年艺术家来说,可能成为一种包袱,我的思想是比较开放的,在西方他们将雕塑的本体语言放进了博物馆,大学的教学中已经不存在,所以我支持全新的探索思想。

我非常愿意呈现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他们代表了中国当代雕塑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层面,是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创新的生力军。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都是工作室制,教学覆盖是全方位的;依托于教学的全面改革,雕塑语言早已经跨出了传统架上和户外的范畴,在观念化的背景上,向包括身体在内的所有材料展开,同时借助包括科技在内的其他学科的方法,前景非常广阔。”当下,正处一个开放的、富有探索精神和实践活力的“泛雕塑时代”,雕塑无处不在,具无限的可能性空间。

当代大众文化的兴起,美学的泛化和俗化,导致了审美的蜕变,在资本与艺术消费的普及下,精英艺术开始向大众艺术靠拢,传统美学的审美阈限、艺术疆域的界限在逐渐淡化。审美与生活的同一导致了美学从单一走向多维,由确定性走向非确定性。在这样背景下,雕塑艺术在未来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