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艰苦岁月》所体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励了几代人,更是由于入选小学语文课本而成为无数中国人的集体记忆;2015年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上面的浮雕图案,正是雕塑《大刀进行曲》形象;1981年诞生的雕塑《开荒牛》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象征;2009年长沙橘子洲头落成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则是“红色地标”的代表作;这些雕塑标杆力作均出自同一个团队——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教师团队,他们也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之一。
日前,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承办的“雕心塑魂——广州美术学院‘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果展”在京举办。展览选取该团队创作的较具代表性的25件雕塑作品,结合丰富的文献资料,呈现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唯一一支美术专业团队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领域中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在对过往辉煌历史进行总结的同时,更启发着人们对未来发展路径与方向的探索。
2018年,以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黎明为负责人的雕塑专业教师团队,经过层层遴选,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为全国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美术类专业教师团队。团队以潘鹤先生和梁明诚先生为学术旗帜,在黎明的带领下,三代雕塑人匠心传承,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历史机遇,深耕细作、创新进取,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3个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雕塑家和艺术创意人才,创作了诸多点亮时代精神的艺术精品。特别是随着一批批青年才俊作为新锐力量加入团队,他们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对雕塑创作的思想内涵、语言形式、媒材介质展开更为多元的探索。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表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获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称号,不仅是广州美术学院的殊荣,也是中国美术界、雕塑界的一份荣誉。广州美术学院地处中国现代雕塑教育的重要发端地,又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今天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的进程中,该团队立足于老一辈为人、为师、为学、为艺的光荣传统,以强大的核心凝聚力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世纪对话,体现了团队代际传递、代际传承的优良传统。近年来由中青年教师创作的位于延安新城、广东公安英雄广场等地的公共艺术项目,更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实践创作与教学。《天眼》《江岸三村》等作品运用动能、综合材料、影像装置等技术媒介体现出创作者对时代和生活多维度的思考与探知。“时至今日,从艺以来的经验告诉我,‘真’是真善美之首,没有‘真’,‘善’就会变得假,‘美’也会变得假”,“追求艺术时尚而失去艺术家的真诚追求,在艺术上的感染力就会事过境迁,我深深体会艺术上的急功近利不是长久之计。
”梁明诚是潘鹤的学生,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1978年开始他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并于1980年至1982年受文化部派赴意大利进修。他审视了西方的现代抽象艺术,带着西方的经历和思考回到中国,他开始了新的雕塑创作历程。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梁明诚在广州美术学院的雕塑教学中引入了材料教学与现代雕塑艺术创作理念,进一步确立了在全国雕塑专业教学中的领先地位。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还专门建立了国内首个以美院师生作品为主体的“城市雕塑长廊”——梁明诚雕塑园。每逢周末假日,许多市民来到位于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南侧沿江绿化带的梁明诚雕塑园游玩,在这个充满魅力的艺术天地里,市民边欣赏着精美的雕塑作品,边享受着休闲时光。改革开放之初,潘鹤提出“雕塑的出路在室外”,梁明诚提出“民族风格与现代精神相结合”,在此观念引领下,广州美院率先将雕塑创作引向室外,使之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在全国范围产生深刻影响,为社会主义城市环境及社会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梁明诚的学生,黎明把这些观点,在实践中发挥得更加充分。
位于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2009年建成,是我国最大的毛泽东雕塑。“我选择1925年这个节点,就是要塑造青年毛泽东对中国命运思考的独特形象。很多评论家认为,这件雕塑巨作是广东继潘鹤的《艰苦岁月》《开荒牛》,梁明诚的《冼星海》之后又一雕塑力作。展览的文献展区展出了反映团队自成立以来教学科研成果的图片、影像与实物文献资料,这些珍贵的文献是团队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教书育人、潜心治学的真实写照与精彩缩影。
言传身教,寓教书育人于实践,是广美雕塑系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重要教学特色。从潘鹤、梁明诚老一辈教师到目前处于教学一线的中青年专业教师,在一件件经典作品和艺术项目的创作和实践过程中,雕塑教学团队实现了对一代代青年师生的“传帮带”,形成了鲜明的寓教于实践的教学特色。在雕塑系,老师动手为学生示范、师生共勉学习研讨是常态。学生在课堂写生或创作中遇到瓶颈时,老师通过直接在作品上稍做示范调整,往往胜过空洞的理论讲解,更能让学生茅塞顿开。
雕塑是尤其注重实践的,在实践中,教师团队带领学生直接参与创作活动,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对学生予以指导,还向学生传达了作品的精神内涵。林国耀、吴雅琳、陈克等人在创作《中共红军进延安》群雕时就是采取了这样的教学模式。为了更真实地再现历史人物及服饰,感受历史人物的表情和动态,创作团队除了查阅相关历史图片,在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学习借鉴外,还从珠江电影制片厂借来各种服装道具,军装、羊皮袄、绑腿、腰带、草鞋、步枪等一应俱全,师生们自己做模特,穿上红军的服装,拿好各种道具,重温中央红军进延安的画面。近年来,雕塑专业教师团队把塑人、塑心、塑品相结合,取得积极的教学成果。
“得益于学习、传承和发扬前辈大师的大作和精神,我们才有今天的成绩。我相信这个团队还会像前辈们那样,将关注时代、折射时代精神融于作品之中,以艺术家的智慧、以教书匠的良知、以教育的神圣责任,出好作品,做好老师,担好责任,这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教师团队这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