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宏法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雕塑协会会员。他的作品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吸收养分,在雕塑的创作形式上融入了上古神话、佛教、道教等各种人文题材,在雕塑的世界里,他创造了一个自己心中的神话世界。动静记者了解到,此次马宏法个人雕塑展共展出了他15件雕塑作品,涵盖了马宏法从早期开始创作雕塑到近期完成的不同阶段的雕塑作品。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一件青铜刀。

“山不在高”只是一个引子,我其实想表达的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以托雕塑,天地合一”。因为此次展览更多的作品和远古的神话体系有关,这个名字比较符合整个展览的气息。小时候从家里长辈那里听到很多神话故事,佛教、道教的故事,就印在了心里,像是埋下了一颗种子。如江苏常州出土的新石器马家窑文化木陀螺及山西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陶陀螺。

当时并不是太懂,后来自己学了艺术,想做创作的时候,这颗种子就开始发芽了,渐渐地就喜欢上了这样的题材。早期因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有很多想法没办法实现。后来有了条件,我就尽量把自己的设想实现,当然每一个作品,我都会提前构想不同材质的不同效果,比如青铜、不锈钢、木头、石头等。最早出现可能是女娲形象的是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画。

我的很多作品的形象,无论衣服、形体、肌肉都不是很张扬,而是克制和收敛,这是我一直想要表达的效果。我觉得如果外表的空间过于丰富,反而会“吃掉”内部,产生视觉上的冲突感。但是这不是简单,看似平淡实际整体状态是饱满的,创作的难度其实更大。丘比特是罗马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的小爱神。

是的,我看到这里正好有一个原始山体和水泥墙的一个空间,觉得和自己的《潜蟠》作品其实很贴合。那个作品也是源于对原始的、早期文化的一种解读,然后用当代的形式来传达。我的作品其实更符合这种偶然性、这种自然的状态来呈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