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柱头上的云纹和背面用小篆书写的“文法理工农医”六个大字;1992年,为迎接建校100周年华诞,武大以民国老牌坊为蓝本,在八一路校门口兴建新的大门牌坊,于1993年教师节前建成;1928年,湖北省有识之士提出要恢复并重建一个中南地区区域性的重点大学,这一想法得到时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先生的赞同。

1928年5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决定以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为基础建立国立武汉大学,1929年,国立武汉大学正式成立招收新生。在众多社会贤达的支持下,“国立武汉大学”迅速发展,很快后来居上,1935年开创研究生教育,至1936年,已发展成为一所有文、法、理、工、农、医学院15个系以及2个研究所的综合性大学,跻身“民国五大名校”。

为了适应学校发展需要,20世纪三十年代初,武汉大学在入校街道口修建了一座四柱三间、庑殿顶、木斗拱、飞檐翘角、琉璃瓦覆顶的木牌坊,石牌坊斗拱牌坊造型古朴、描金彩绘,明间匾额正面书有“国立武汉大学”校名,背面刻有“文法理工农医”六个大字。

但是遗憾的是,1935年时这座木牌坊被龙卷风刮走,后来,大约在1937年夏天,学校又在街道口重建了一座钢筋水泥木牌坊校门。1993年,在武汉大学百年校庆前夕,由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及其他海内外校友集资,仿照老牌坊,又在现在武汉大学正门处建造了一座新石雕牌坊。

牌坊石雕石雕牌坊为四柱三间冲天式,四根八棱圆柱,表示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柱头上饰以云纹,表示高等学府的深邃和高尚,牌坊牌匾的文化特色,明间匾额上所书“国立武汉大学”,用的是原“国立武汉大学”石雕牌坊上的墨迹。这更使“国立武汉大学”石牌楼充满了神秘传奇色彩,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