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词起源于唐朝,一开始指的是官宦人家的女子,后来泛指聪慧美丽的女子。在古代,关于的创作都是美的表达,例如诗词、画作等等,玉雕创作也不例外。其一是参考古人所作的仕女图,其二则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仕女人物。比如说2011年的保利春拍上,就有一件,高41,体量颇大。

仕女身材婀娜、头挽高髻,发型整理得一丝不苟,象征着贵族女子的端庄大气。其面容清丽,柳叶弯眉、细长双眼,眼睑低垂、朱唇紧闭,耳垂丰满、颈带项链,一看就个性不强,尽显女性的恬静之美。仕女所着的衣服也带着点“飘逸感”,上着低领长衫,下着拖地长裙。

在当时的年代,能够雕刻出这么细致的物件,实属难得。不过,这座仕女图的形象多少有点模式化,不像“冯小怜”款翡翠仕女戏鸟摆件般,颇具个性。轩哥一看到是“冯小怜”的形象,就知道此物件必然是后宫的娘娘所用。因为冯小怜是北齐后主高玮的宠妃,算得上是三千宠爱于一身。

冯小怜本是北齐皇后穆邪利身边的一个小侍女,虽然姿色过人,但是并无任何家世撑腰。皇后穆邪利在失宠之后,便将冯小怜献给了高玮,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高玮极为痴迷冯小怜,甚是宠爱,到了红颜祸水的地步。而后宫女子之所以喜欢摆放冯小怜的雕像,无非是想要得到皇帝的垂爱。

而这款翡翠摆件通体呈现淡椿色,夹带着些许翠色,在色泽上就显得明艳无比。在姿态上,也要比普通的仕女更活泼灵动一些,少了些“呆板”。也不知是哪位娘娘常年摆放于案头陈设,只为皇帝能够抬爱。不过现在的翡翠市场中,一般都不会出现这种仕女雕像类型。

仕女题材的体现主要是以雕刻挂件为主,毕竟像这么大体量的翡翠雕像,实在是很费料子。都是通过刻画仕女们的曼妙身姿,来展示自己心中认为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