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马耶夫岗上有座“祖国母亲在召唤”,高85米,连底座重8000吨,是一座为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巨型雕像,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非宗教或神话的雕像。一位俄罗斯博主利用在伏尔加格勒地区州长新闻办公室工作的特殊优势,爬上了这座著名雕像的头部。据这里是工作人员表示,每年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登上这座雕像。下面,让我们跟随这位博主钻进“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像的内部,这可能是“钻进”系列中最大的物体。按照建筑师叶夫根尼乌切季奇的设计,通往这座巨型雕像的台阶应该一直通到伏尔加河。

台阶一共200个,正好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持续的天数。但是像很多事一样,这个纪念建筑群的建设并没有完成。从“战斗至死”广场开始登上马马耶夫岗,道路两旁都是金字塔形的杨树,在后面是“城墙遗迹”。“这是苏联人民的寓言形象,一位战斗至死的战士,准备面对敌人的进攻。他的身后是层出不穷的战士身影,仿佛成为坚不可破的堡垒。战士与大地母亲融为一体,仿佛从她身上汲取新的力量。
”形如毁坏城墙的雕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参观数个小时之久。模仿了长期承受炮击、无数次轰炸已经严重破损的建筑残骸。左侧的主题是“永不后退”,右侧的主题是“只有前进”。左侧顶部有著名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的塑像,他在二战中共击毙225名德军官兵。由于塑像位置较高,看起来很小,但实际上是按照真人身高制作的。沿着楼梯走过“城墙遗迹”,通往英雄广场,中间经过名为“泪湖”的方形水池。
水池左边是旗帜组成的围墙,上面刻着“寒风打在他们的脸上,他们不停前进,敌人被恐惧笼罩着:“功勋殿”的大厅中央是一座永不熄灭的火炬纪念碑,墙壁上有34面象征性的旗帜,上面镌刻着7200名斯大林格勒英雄的名字。通过“功勋殿”顶部的巨大圆孔,可以看到“祖国母亲在召唤”巨型雕像的头部。建筑师乌切季奇曾经对苏联“氢弹之父”安德烈萨哈罗夫吐槽:
“领导同志问我为什么让她张着嘴,这显得很丑,我回答:”悲伤广场之后就是马马耶夫岗上的最重要雕像“祖国母亲在召唤”,这张照片可以很好对比真人与这座雕像的大小。值得注意的是,宝剑上有钻孔,以减小风力对整座雕像的影响。这个房间堪称雕像的心脏,它位于胸前位置,连接雕像双臂的钢缆固定在这里,房间本身也用钢丝绳进行横向加固,这样雕像就不会因为双臂的重量而被撕裂。1967年,雕像建成后,宝剑的铆钉开裂,大风吹过时,宝剑会振动并发出可怕的声音。
“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像代表了苏联军民奋起反抗法西斯侵略者的勇气,而这座雕像的内部却很少有人能够进入。跟随这位俄罗斯博主的镜头,终于让我们能够更深入了解这座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