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5的《狗十三》讲述了一个简单的少女成长故事,却戳中了许多观众的内心。13岁的李玩,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后有了弟弟,家人怕她多想,送了一条叫“爱因斯坦”的狗,它是李玩的情感寄托,而狗却不慎被弄丢。电影想表达的核心是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雕塑”,它朴实、平淡却又贴近生活,直戳内心,洞见了多数中国式家庭如何摧残孩子的童年,从而建立所谓成人世界观的过程。这与爱因斯坦的预言惊人地一致。
你知道人总是这样的,你在夏天很难理解冬天有多冷,到了冬天又忘了夏天有多热,如果存在平行宇宙,这样的问题就好解决了。影片中李玩父亲是典型父权观念代表,强行改换她的兴趣班,让她在宴会上喝酒等。李玩在对世界充满幻想和好奇的时候,父亲压制了她的兴趣,按照自己的行为逻辑和处世规则强行对李玩进行后续安排。小狗爱因斯坦作为缓解李玩和父亲之间的隔膜而出现,李玩起初并不太在意这只小狗,因为听见它独自哀嚎,或许是一时心灵相通,感受到了自己跟小狗的处境多么相似,默默生活在一个压抑的氛围之下,不仅要顺从,就连哭泣都显得毫无厘头。但能树立起这个崇高的目标正是爱因斯坦伟大之所在。
固执的李玩哭闹着、发了疯似的要找回它,这是一条与她相依为命的小狗。爷爷奶奶也为了寻找爱因斯坦而受伤,父亲暴怒之下打了李玩,责怪她的不懂事。回家后的李玩把房门紧闭,在窗户上写满了小狗的名字,不仅寄托了对小狗的思念,实际上也在宣泄着那股青春期里无法被理解的孤独感和抑郁感。后来李玩的继母又买了条新的小狗,跟爱因斯坦长得十分相似,李玩开始始终不肯接受,在父亲的责怪和自身的怜悯心下,李玩决定好好对待这条小狗。爱因斯坦实际上并不是一位大数学家。
新到家的小狗却仍旧逃不过旧的命运,因为昭昭弟弟用扫帚打它,狗咬了昭昭弟弟而被送去了狗肉店,李玩想替小狗辩解,却无能为力。两条狗的命运实际上就是多数中式家庭中孩子的“现状”,永远缺乏自省,永远想着用新的手段弥补过失,却往往难逃重蹈覆辙,而孩子的纯真也在一次次的掩盖中渐渐隐去,被抹平棱角。多数时候,就算有能力作为一个具有选择意志的个体,我们只能对父母言听计从,违背本心。李玩父亲一怒之下给李玩的耳光,也是无数孩子成长过程的缩影,我们都曾在某个时刻被无理地打过,或许我们那时是正确的,但这并不重要,在漫长的日子里也不要期待迎来道歉的时刻,因为一切行为的发生都是那么顺理成章。我们被雕塑者、捏造着、操控着,我们被赋予生命,却难以把控方向。爱因斯坦是著名信仰上帝。
她“懂事”地应和父亲的言语,成为一个“体贴”的女儿。青春期的敏感和脆弱却很难被关照,它们只能被打上叛逆的标签,总是在被指责中渡过,在一次次失望和无奈中学会妥协,走向所谓“长大”的方向。都说青春期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场斗争,输和赢都是双方达成的结果,无所谓哪一方占了风头。这是一场公平的较量,是独立个体之间的交流,孩子需要的不是在言语上责怪、行动上限制的全盘掌控者,而是懂得设身处地共情和适当示弱的好朋友。与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相比。
事实上,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公司、社会,大家总会默契地形成规则,抹平棱角,讲究大局意识,避免任何情绪化的挑战和挑衅,哪怕是有利于事物改良的意见,为了保全大局,选择默不作声,选择暴怒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