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位于营盘山景区的“24孝”雕塑,在网上发酵多日,于昨日予以拆除,截止目前,景区工作人员未给出正面回应。其中多个小故事表达的是晚辈为了“尽孝”,而不惜损伤自己的身体,甚至牺牲自己的孩子。比如类似“中华慈孝人物”这样的评选,就起到了一定的榜样作用;

“感动中国人物中”节目,曾经也有过陈斌强老师因为孝字当选,起到了模范作用。新社会中,孝子很多,“孝”的方式也很多,却都体现出了“积极、努力、拼搏”,总体是阳光向上的。24孝这一系列故事,如今看来是对“孝”的过度解读,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是“愚孝”的极致表现。

古时候孩子所受的教育是“父母之命不能违”,而如今的父母,尤其是年轻一辈,越来越多的家长努力将子女看成是独立的个体,从小给到孩子生而为人的尊重和平等。作为子女不赞成“愚孝”,也不会教育孩子做出类似极端“愚孝”的行为。

综上所述,就算“24孝”所表达的初衷是弘扬传统文化,是良善的。但是,会引发争议到被投诉,直至被拆除也是情理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