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武林路的张先生喜欢健走,几乎每天都去西湖边绕一圈,走上个七八公里。每次路过孤山后面的放鹤亭,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因为两只鹤的雕塑黑漆漆的,毫无生气:“西湖是杭州的窗口,放鹤亭也算是一个有名的景点,建议景区将仙鹤重新修缮一下,恢复往日的光彩。现在的杭城天气炎热,西湖边不再游人如织,孤山路也比以往清静了许多。沿着孤山后山路走上大概十分钟,我来到了张先生所说的景点——梅林归鹤。梅林归鹤是西湖十八景之一,是北宋最具代表性的隐逸诗人林逋的纪念地。林逋曾筑庐舍于孤山,隐居20余年,不仕不娶,以赋诗作画、栽梅饲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死后亦葬于孤山。

但我绕着放鹤亭走了一圈,没有发现“仙鹤”的踪迹,只好找人打听,这才知道张先生所说的仙鹤雕塑,就在放鹤亭东侧的小岛上。走上小岛正前方的曲桥上,我这才发现隐藏在丛林之中的“仙鹤”。这是一对相互依偎的“仙鹤”雕塑,看起来有1米多高,鹤的身体呈现出青黑色,表面看上去有些斑驳。“仙鹤”的脑袋被小岛上种植的矮树盖住,脚也被草遮挡着。

家住三桥附近的王先生,昨天带着女儿来西湖边玩,一开始他也没有注意到小岛上的仙鹤。”王先生笑着说,“现在看上去黑乎乎的,如果给它们涂上些颜色,也许会好看很多。”63岁的沈大伯是个老杭州,每周一至周五都会骑车来放鹤亭打太极,活动一下筋骨,这一习惯他已经保持了10多年。”沈大伯说,“现在黑乎乎的,看上去没有灵气,应该用涂料重新涂一遍。

”在放鹤亭边,我还遇到了从福建来杭旅游的吴小姐,她是冲着林逋来的,但一开始她也没有发现仙鹤雕塑的所在。不过,这个鹤主要表达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我感觉也不需要太逼真。”吴小姐说,“不过这对仙鹤隐蔽得太好了,简直就像是隐居。是不是应该帮它们整理一下旁边的树枝和草,让游客可以一睹它们的风采?为此我咨询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岳庙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放鹤亭东面小岛上的对鹤,是2001年孤山雕塑展后留存的,距今已有19年。

对鹤是青铜制的艺术化作品,并非写实的仙鹤造型,表面并未着色。”也就是说,市民朋友现在看到的对鹤的颜色,即为青铜本色,而不是因为褪色造成的。同时,管理处也会定期委托专业的雕塑公司进行除锈、保养处理。非常感谢市民对景区的关注与支持,接下来他们会注意对对鹤以及其他景观的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