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像经典传神地诠释了二战结束后人们的狂喜心情,连素不相识的男女青年都高兴得热情相吻。据介绍,年轻水兵与女护士拥吻之后,若无其事,一走了之。既反映了一个莽撞年轻人的率真和美国人洒脱的性情,这在某种意义上更能说明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一旦到来之后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站在雕像前,能够想象到,当听到战争结束的消息后,整个纽约城沸腾了,人们欢呼雀跃、欣喜若狂,纷纷拥向时代广场欢庆胜利的情景;年轻的士兵再也不需要因为战争离开亲人,告别恋人去奔赴血腥的战场;

它代表着二战的胜利,代表着听到解放的消息时美国人民心中难以掩饰的激动。我相信经历过二战的美国人民在看到这尊雕像时一定有一幅幅不愿再被想起的画面重新浮现在脑海中。“世纪之吻”让我们窥视到了战争的残酷,在无情的杀戮之后,人性回归本原,彰显温情,和平弥足珍贵。

这张照片因此而闻名于世,成为摄影界的经典作品,摄影师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新闻摄影大奖。“世纪之吻”雕像的塑造,旨在纪念二战胜利,通常的艺术构思大都难以摆脱烘托战争场面的俗套。“世纪之吻”则匠心独运,最终从2万多张反映日本投降当天美国人民欢呼雀跃的照片中选取锁定年轻男女的“精彩瞬间”,可说是再生动不过的刻画,再不能超越的妙笔。

如今,高大的“世纪之吻”雕像屹立在圣地亚哥迷人的海边,更加衬托出这尊雕像的圣洁和美丽。我想,热爱和平的人,可能更能接受和喜欢这样的艺术感染和心灵触动,而非扛枪弄炮的英姿。雕像原型取自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按理说建成后可就地伫立,但将其屹立在圣地亚哥军港,面向参战士兵回国码头,且码头泊位上停靠着著名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世纪之吻”雕塑与“中途岛”号航母遥相呼应,深刻诠释着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使“世纪之吻”雕像更具历史意味。

“世纪之吻”与航空母舰,一个是和平的象征,一个是战争的象征,却被近距离地放到一起,融为一体,更直接地向我们寓示战争与和平的咫尺之遥。警醒人们,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渴望和憧憬和平,然而这个世界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