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发动了对匈奴、西域和南越王国的全面战争,开通了丝绸之路,将西汉王朝推向盛世。西汉在秦朝之后,经历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按道理来讲,汉武帝在艺术领域应该更胜一筹。可惜,中国历史上最“丑”的文物,大多数出自于汉武帝时期。1985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发现了南越王国的开国君主——赵佗家族墓地。赵佗本是秦军岭南军团的副将,秦朝灭亡后,他割据岭南开创南越王国。野人抱熊石雕和霍去病墓其他石刻一样。

后来西汉建立,为了从情感上拉拢赵佗,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都对赵佗家族墓地进行了修缮。这2件跽坐石人就出自赵佗家族墓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雕塑文物。它们以青石雕成,通身裸体,呈跽坐姿态,原型可能为守墓的仆从。西汉皇帝整修赵佗家族墓地是政治行为,那么,这2件雕像极有可能是御用工匠的作品。我们试想,如果赵佗本人看到这2件雕像,你认为他会投降吗?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在民间家喻户晓,但你知道他们长得怎么样吗?茂陵石雕不只是简单地纪念霍去病。

下图是陕西省西安市出土的牛郎织女雕像,他们建造于汉武帝元狩三年,是经过汉武帝钦定的,也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牛郎织女形象。他们的雕塑风格和上面的跽坐石人类似,身体臃肿肥胖,五官夸张。如果不是曾经被村民打扮过,你根本分不出谁是牛郎,谁是织女。许多专家考证后认为,这2件雕像所展现的“古朴之美”,是我国雕塑史上的丰碑。专家说的是否正确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相信,这2件雕像位于西汉皇家园林——昆明池两岸,图纸肯定是经过汉武帝反复修改后确定的,他也曾多次在这里游览。可以想象,这2件雕像的反映的,就是汉武帝对浪漫爱情的期盼,以及对神仙眷侣的向往。很快霍去病就来到了狼居胥山。

以上2件文物知名度不高,但鼎鼎大名的“少年战神”霍去病,以及他墓前的“马踏匈奴”雕像,可是教科书中的内容。它所展现的西汉战马昂首阔步,四肢粗壮,但头部很像一只羊。工匠只用阴刻线条进行了简单勾描,突出了四肢、弓箭和胡须,让你知道这是一个匈奴首领。于是又有专家说了,这反映了西汉粗狂豪放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其实,这件文物的重要性在于历史价值,也在于它属于战神霍去病。对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研究与探索。

我们还了解到,汉武帝把霍去病本应“覆斗形”的封土,做成了祁连山的形状。还在山上横七竖八地丢了20多只雕像,它们有狼、熊、虎、豹等猛兽。这绝对是汉武帝煞费苦心的创意,为了表达对霍去病的宠爱。只不过这雕像的外观......按霍去病的个性,如果他泉下有知会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