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静安雕塑公园是一座以雕塑为主题,以展示为手段,绿化与雕塑、小品相互渗透、和谐统一的城市公园。近日,东庄新语展正在公园展出本报记者李铭珅摄在上海,截至去年年底已记录在册532座公园,到“十四五”末,更要打造为“千园之城”。为了告别“千园一面”的传统印象,上海不少公园正被赋予不同特色,增添体育场所,融入艺术元素,叠加红色资源,混搭童趣文化,秀出“个性美”。图为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内的“狗乐园”为“汪星人”打造了一个可以撒欢、游玩的空间。园内设置了人宠互动区、狗狗运动区和休闲漫步区,同时设有狗狗便桶、冲洗区、饮水点等配套设施。
只要拥有狗证、牵好狗绳,并在官网及小程序上预约并购买30元的门票,市民就可以带着爱犬一起来享受休闲时光首席记者刘歆摄元旦刚过,以各具特色的“桥”而独树一帜的闵行华翔绿地公园,又“上新”了!公园内新增了一个“新虹壹棒棒球中心”,拥有两片棒球场,分别占地5000平方米和1600平方米,可满足U14年龄段以下各类青少年正规赛事及成人慢垒赛事和U10年龄段及以下正规青少年赛事。
这也填补了区内没有向公众开放的棒球场的空白,喜欢棒球的人们再也不用去借用足球场打球了,在鸟语花香的公园里就能边休闲边健身。更值得期待的是,未来新虹街道的四大绿地及水系中,还将融入更多体育元素,包括龙舟、皮划艇等水上项目。图为位于黄浦滨江一号船坞的黄浦滨江极限滑板公园总使用面积近1000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规格最高的滑板专业场地。公园还包括轮滑区域、青少年平衡车和小轮车区域、攀岩区域,以及滑板轮滑装备体验中心、滑板文化主题餐厅等多功能配套设施本报记者李铭珅摄世纪公园,则走的是“童趣”风。
离三号门不远处的“童耕农场”里,扎着错落有致的篱笆墙,排列着一片片小田地,稻草人、逐鸟器一应俱全。种着白菜、蚕豆、韭菜、萝卜、油麦菜、草莓等蔬果的田地上,插着刻有“主人”姓名的小旗子,宣示着耕种所有权。小朋友翻土、施肥、播种、浇水,围着自己承包的“一亩三分地”,欢快地干着“农活”。作为上海市教育基地,世纪公园将20多年前建设开园后第一块建成开放的区域打造为“童耕农场”,不仅让“双减”下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自给自足”的耕作之乐,更为公园增添了丰富的儿童元素。
图为静安区安远路胶州路路口有座“聆听自然的音花园”,是一座以音乐为主题的街心花园,市民可以在“大喇叭”前聆听虫鸣、水声、鸟叫等自然之音本报记者周馨摄“公园+红色文化”“公园+科普”,则为复兴岛公园和杨浦公园添上了迷人的色彩。复兴岛公园内的“秘境花园”白庐是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但一直以来未对外开放,蒙着一层神秘面纱。
去年,白庐华丽转身,成为杨浦滨江党群服务站之一,通过照片、影片、植物墙等展品,讲述了“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的变迁。无独有偶,去年11月,全市首家“公园城市党群服务站”在杨浦公园落地,市民不仅可以了解上海园林绿化变迁和发展的历史、未来公园城市的建设蓝图,还可以带着植物来市民园艺中心“问诊”。图为杨浦区四平科技公园规划有知识线、景观线、文脉线“三大线”主题,冬日的河道成了最美的“水上花镜”,“浮床”新种植了观赏性水生植物,既美化了河面又有效净化了水质杨建正摄图为金山区山阳镇法治科普公园内设有法治展示体验区、趣味法治体验区、法治生活体验区、法治历史体验区四部分。
通过漫画、游戏互动、法治迷宫等形式宣传法治文化,寓教于乐本报记者陶磊摄除了红色文化、科普、运动、儿童等特色外,上海的“公园+”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去年,上海7个区的16座公园以及3座市直属公园,与本市8所院校签订战略框架协议,为上海公园绿地今后在“公园+体育、文化、音乐、艺术、戏曲、红色资源”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上海戏剧学院就将与静安公园、浦江郊野公园、东安公园联手,打造具有文化影视特色的公园,例如举办沉浸式演出、探索“国际青年电影节”活动、建设实景互动式电影取景基地等。
可以想见,院校与公园的联手不仅会为公园植入“艺术”,也会将校园变为另一种形态的公园。位于会馆街38号的商船会馆花园是周边居民、商务楼宇白领休息放松的“打卡地”本报记者孙中钦摄图为中新泾公园有着上海小宏村之称,将多种建筑风格与现代都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