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对牌坊的叙述约略提到了建造牌坊的几种不同的材质:正如在宋代之前,华表、阙和坊门大多是木制的一样,最初的牌坊也曾经是木制的,或者说以木制为主。但后来随着牌坊形制的演变和牌坊使用范围的日益广泛,牌坊建造在材质的选择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出新。石雕牌坊、石牌坊主要的变化是从木制到石制,大约有三个促成因素。二是人们发觉相对于木制来说,石制更容易保存和久远。这里特别阐述一下第三点,中国古人对生的东西多采取一种道家思想的自然生长的生活的状态,所以建筑多以木材为主,而较为冰冷的能够象征永恒的石材,主要用在视死如生的地下幽冥建筑和与死亡、逝者有关的纪念性建筑物中。
当牌坊越来越成为碑一样的纪念物件的时候,选择石材代替木材来建造牌坊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这也是在明清牌坊鼎盛时期,中国大地上大量涌现出石牌坊的原因之一。牌坊石雕在这期间,建造者为了使牌坊更为新颖奇特、华贵高雅、声势夺人,于是不断地吸收各种新颖的材质和建造手法,以致牌坊家族里面,又新生了砖牌坊、琉璃牌坊、嵌瓷花牌坊、陶牌坊,以及多种材质混合的牌坊,如木石混合牌坊、木砖混和牌坊、砖石混合牌坊等等。
木牌坊,主要材质为木头,其最初造型较为简洁,但后期大多装饰华丽、飞檐斗拱。因为这种牌坊顶部的重要较重,使牌坊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为加固牌坊,很多都采用“八”字平面结构,并且每根立柱两边还需要两根斜撑的木柱。现存的这种木牌坊多为有楼的牌楼,大多分布在北方的干燥地区。通常木牌坊除楼顶所盖为陶瓦或琉璃之外,其坊身五大部分的各种构件依然是用木质材料制作的。徽派牌坊石雕除了用于官署、庙宇等场所,木牌坊也被作为临街店铺的门面,尤其是老北京、广州、福建等商业街区的一些老照片中,可见在牌坊额坊上挂上店铺的匾额、招牌和幌子,其装饰性、标示性、商业性融于一体。
由此可以让人想象,明代遍布江南各种商业街区的门面式牌坊。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也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木牌坊,是位于今江西省于都县岭背乡、迄今有五百七十年悠久历史、明正统六年为褒奖谢宁考中举人而建造的“步蟾”坊。云南建水指林寺殿前一座单间双柱一楼的“第一山”木牌坊,轻盈优美、造型飘逸,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牌坊。北京颐和园门前的“涵需”木牌楼,为四柱三间五楼,是一座中外闻名、在建筑结构上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木牌楼。石雕大门石牌坊,牌坊中最主要的一种,是现存牌坊中分布最广、工艺最复杂,为数最多的一类牌坊。
石牌坊主要是对木牌坊的仿制,但整个坊身均用石材雕凿而成。复杂的有五间六柱十一楼者,简单的只有一间二柱,无明楼。但基本上都是四柱三间式的,这是石牌坊的主要建筑形制。石牌坊的主要特色是浮雕镂刻,生机盎然、线条优美的同时,因为石质本身的特点,又显得粗狂冷峻、敦厚凝重。今天我们所见的石雕牌坊,主要以景区、街道、大路、陵墓、公园、广场、乡村前为多,大部分为功名牌坊和道德牌坊,如节孝牌坊、皇陵牌坊、文庙学宫棂星门式牌坊。
建于明成化十二年的安徽歙县尚宾坊,是一座用花岗石建造的一间二柱三楼的“进士江衷之门”。歙县还有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的潜口村“金紫坊”,也颇为典型。而浙江湖州南浔镇小莲庄的四柱三间的“乐善好施”牌坊和“钦旌节孝”牌坊也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石牌坊。石牌坊现在很多石雕厂为了利益把石雕之本已经抛弃了,他们建造的石牌坊都是为了应时之景,雕刻工艺粗糙,已经徒有其表,石牌坊原本的神采和韵味乃至意义都不复存在。蔚为大观的小品和一朵灿烂嫣然、风姿绰约的奇葩走到了发展的末路、生命的尽头。
在我们这只有我厂还一直延续着精美的雕刻工艺来发展石雕,总之很多的同行都会说我们很傻,但是我想说的是,你们才是最傻的人,一门手艺忘了本,那就是自断生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