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27的诗人里尔克去给62岁的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一心想要见到大师是何等的浪漫。然而里尔克见到的却是一位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表现的是一个少女,她蜷曲着身体,倾伏在一块石头上。但是这个优美的女人体却被嵌在粗糙的无机的大理石上,好似一粒贵重的珍珠被含在老蚌的硬壳里,美得有点触目惊心。
他拥有接通神性和人性的敏感神经,可以发现美,表现美。一块冰冷的大理石在他的雕刻下,能再现少女温馨的肌肤、恋人缠绵的热吻、乞丐悲苦的命运…人们从他的作品上看到一种强有力的语言,甚至在思想上感受到的内容超越了视觉上的。那种细腻而深沉的美,要通过一个凡人的思考和劳作呈现出来是何其艰难。
艺术家终其一生要完成的,是在坚硬的世道上找到一种可能,再将这种可能做到极致。我正在整理一首诗的出版稿,一个早上工作下来,我拿掉了一个逗点。正应了唐代诗人张祜的诗句“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从感觉到作品的抽象轮廓到执行出来,中间有很大的距离,以及非常多耗体力耗心血的工作。
唐代诗人贾岛做了一首诗,诗成后又做了一首《题诗后》形容创作的艰难:“一千多年过去了,人们记住了这苦涩又真诚的诗句,传递着对创作的尊敬,对追求完美的顶礼。我们今天说的美学,是来自西方的意译,它的拉丁文原意是“感觉学”。是说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有非常细腻的感受性,是在一个打开的状态下,才能接收到美的频率。
艺术家们就是凭着对美的那么一点偏执,让创作在重重困难中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