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是一个山清水秀之城,碧波粼粼的伏尔塔瓦河穿城而过,18座大桥横架,将两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式的建筑连成一体。其中,查理大桥是伏尔塔瓦河上最古老、最美丽的一座大桥。查理大桥始建于1357年,因桥是遵照捷克国王查理四世之命而建,所以取名查理大桥。查理大桥长520米,宽10米,有16座桥墩,连接布拉格城堡和旧城区,是历代国王加冕游行的必经之路。
”我们站在查理大桥下,听完朱导游喋喋不休的介绍后,便各自登上厚墩墩的查理大桥。查理大桥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是哥特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大桥的桥面铺着青石方砖,方砖磨得青乌发亮,印满岁月的辙痕与沧桑;步入桥的一端,但见入口处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身后立着高高的巴洛克式浮雕的哥特式门楼,门楼左侧耸立着一座四四方方的塔楼,门楼外便是纷纷攘攘的古街集市。桥两端的石栏杆上都建有雕像,雕像或独立,或群聚,座座高大威武,形态各具,表情各异,细腻如微,栩栩如生。
雕像大多为天主教圣徒和保护神,其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兽身和兽面人身,雕像多达30尊。这些雕像皆出自捷克17~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伏尔塔瓦河河水荡荡,缓缓而淌,碧波无形,柔弱婀娜,缠绕着两岸绿树红屋隐没入天际。河岸边,屋舍重重,或红白相间,或蓝绿错落,形状或长或方,或尖或圆,或大或小,蜿蜒而立。河岸边,树木葱葱,冠盖如伞,叶黄似金,依河绕屋,宛若疏星坠落。
河水中,弯桥如虹,跨岸一横,含远山,凌碧波,浸秀润丽,巧夺天工。河水中,白鹅点点,游弋画中,戏青波,弄涟漪,舒羽翼,惊飞长空…在查理桥上闲步,或倚栏远眺,或伫立拍照,总想将美景一揽怀中,总想将身影留在画中。脚下古老古朴的查理大桥,仿佛是一位沉睡的老人,不知它是否知道异国他乡的东方异客会踏上它敦实厚重桥身,用东方的传统思维来直观品味,感观审视它的美呢?
查理大桥是俊美的,站在大桥之上,我缓缓地松了一口气,谁说我没来过布拉格?如今,查理大桥早已失去了独有的通行功能,成了一个旅游观光的著名景点。桥上还散布着许多商贩,水彩画、传统捷克服装、木偶等商品琳琅缤纷。1648年,瑞典占领了伏尔塔瓦河西岸,战火中,大桥的桥塔遭到了严重损坏;1890年,一次灾难性的洪水袭击了布拉格,大桥严重受损;“二战”期间,隆隆坦克曾穿桥而过,而大桥却稳如泰山…经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天灾战乱,查理大桥虽伤痕累累,屡遭重创,但至今仍不夸不倒,傲然挺立。
如今,查理大桥上早已禁止一切车辆通行,仅供游人步行游览。闲暇无事,见桥下有群捷克人在唱歌,便走了过去聆听。歌声轻荡,随风逐波,虽听不懂捷克人唱的什么,但从他们满脸的笑容中可领略激情与欢乐。捷克人的歌声还没落,忽地河边响起了《我和我的祖国》。桥上刚下来的旅游团大妈,围聚一起,红衣蓝衫,艳妆淡抹,挥舞着红丝巾,表演欲极强地投入歌唱,仿佛在祖国的广场和公园里表演。
河边的中国大妈们刚唱了个头,桥下的另一群中国大妈又激情豪放地引吭高歌。两个合唱团仿佛较上了劲,摆起对台戏,此起彼伏的歌声挤兑的捷克歌声顿时屏气敛声,没了踪影。梅乐淘淘地跑过去看了两群中国大妈们的表演,嬉笑着回来告知:河边的大妈是浙江团的,桥下的大妈是新疆团的,她们一唱就把人家唱跑了。但老外们根本不生气,不少人还插在大妈的队伍里一起哼唱中国歌曲。
瞧着大妈们在异国他乡忘我忘情的演唱,不禁令人唏嘘:百多年来的崇洋媚外早已荡然无存,即便在异国的大地上,自信与自豪依然让中国大妈们挺起了脊梁和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