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国家博物馆“百年巨变——雕塑作品展”,或可窥见从曾经苦难走向当前坦途的历程。近百件雕塑作品,细致刻画了旧中国人民的深重磨难,生动描绘了新时代的崭新面貌,人民共享小康的幸福生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民”,为20世纪以来中国文艺创作感人的内因。展厅里,《轰炸》《农工之家》《农奴斗争盼解放》等中国现代雕塑同样承载了这种情怀与理念。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当时身处法国的滑田友从报纸上看到上海、南京沦陷,愤懑之情促使他创作了雕塑《轰炸》石膏稿,塑造出一位中国母亲在危难时刻用生命保护孩子的形象。期间德军占领了巴黎,滑田友把《轰炸》原稿藏在煤堆里得以保全,直到1946年才完成铸铜作品。石全石美莱州石材中国行首都推介会的成功举行。
这立刻引起了刚刚饱受战争创伤的法国人民的共鸣,在巴黎产生了轰动效应,为此法国教育部收购了这件作品,珍藏于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整组群雕综合多种艺术媒介,塑造出西藏人民翻身做主、创造历史的时代形象,其背后还隐藏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创作历程。当时接受创作任务的是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创作团队,此前已整整10年没有从事雕塑创作实践,这次任务激发起这些雕塑家们的创作激情。他们远赴青藏高原写生采风,终于在1975年9月完成了群雕创作。一家由丹麦联合会展公司联系的欧洲保险公司将赞助百幅毕加索作品的千里中国行。
后来在给群雕定名时,一首民歌《农奴恨》给了大家启发,有人建议定名为《农奴苦》,但“苦”字缺乏反抗斗争的象征意义,“恨”则缺乏主动性,后来讨论结果是“愤”字,它承载着从“受苦”走向“复仇”的递进,从隐忍走向行动。即便在艰苦岁月里,也不乏对美好生活的真诚向往和孜孜追求。与《轰炸》反映战争灾难迥然不同,作品《农工之家》折射出从鲜血里萌发出了“苦难之花”。刘开渠1945年的这件作品,塑造了典型的中国农民与工人形象,展现了田园间男耕女织的美丽场景。
从技术层面来看,作品利用高浮雕——中浮雕——浅浮雕三个层次的塑造展开叙事,再现中国工农阶层劳动的现实场景,充分体现“艺术反映生活”的现实主义艺术观。跟先辈雕塑家塑造的农民形象相比,作品《5G时代》明显更具当下生活气息,雕塑上石磙、半头砖、尖脚老太太、家猫、旱烟袋、拐杖…浓浓亲情、浓浓乡土情怀扑面而来,老太太左臂扬起,手举一只精致手机似乎在自拍,春风般的笑容绽放在她的脸庞。农民形象与新科技相结合,更突显新时代的农村新风貌。
群雕《生活如歌》《岁月静好》《过年》则用平视的视角,刻画了普罗民众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如购房买车的消费生活、爷孙用手机合影、欢天喜地过大年的美好生活场景,歌颂幸福快乐的各类日常形态,彰显安居乐业、击壤而歌的和平盛世。这让人联想起坐落在深圳的群雕《深圳人的一天》,展现深圳不同职业背景的普通人一天的活动状态,如联系客户的保险从业员、工作中的设计师、清洁阿姨、路上的中学生等,形成了作品、现代社会、民众三者间的沟通互动,让大型公共艺术创作融入大众生活。
这些天,中国国际空间站正沿地球轨道运行,三位中国宇航员在天和核心舱有条不紊开展工作。展厅作品《逐梦》《梦想启航》均塑造了中国宇航员形象。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飞天梦圆,他们承载了国人太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