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後来于经下狱庾死,葬身碧云寺的打算也落空。乾隆十二年对碧云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保存原有寺院的基础上,又在寺後墓圹所在地新建金刚宾座塔,在寺右增建罗汉堂,寺左新建行宫院。这种塔北京地区有三座,另两座是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和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高347米,分搭基、宝座、塔身三层。
Date: 2022-04-07 13:24:39 | View: 214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碧云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河北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整个寺院布置,以排列在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闭建筑手法,层层殿堂依山叠起,三百多级阶梯式地势而形成的特殊布局。因寺院依山势逐渐高起,为不使总体布局景露无遗,故而采用迥旋串连引人入胜的建造形式。在中轴线上的前几重佛殿屋本为明代遗物,内有佛塑佛雕,其中立於山门前的一对石狮、哼哈二将,殿中的泥质彩塑以及弥勒佛殿山墙上的壁塑皆为明代艺术珍品。

玻璃钢彩绘户外寺庙大型景观十八罗汉雕塑

明代武宗正德十一年,以佞幸得宠的御马监太监于经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利用税收和从皇帝处所得钱财扩建了碧云寺,并立冢域於寺後,又在冢上种植了青松作为死後葬身之所。据说这种做法叫做“青松压顶”,实际上也是墓葬的一种标记。大概是因为有过这样一段历史,当地的人们都把这座寺称为“于公寺”。明熹宗天启三年,魏忠贤也看中这块宝地,再度扩建碧云寺,又在于经墓圹屋础上加工扩建,作为自己死後墓地。经过这两次扩建,富有明代建筑特点的碧云寺业已成形。

玻璃钢彩绘大型户外景区大型十八罗汉雕塑

乾隆十二年对碧云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保存原有寺院的基础上,又在寺後墓圹所在地新建金刚宾座塔,在寺右增建罗汉堂,寺左新建行宫院。由於对原有建筑无较大变动,因此该寺建筑和文物基本保留了明代风格。碧云寺山门前有石桥一座,紧靠山门是一对石狮子,蹲坐於须弥座上,身躯瘦长,威武如生。泥质彩塑二将像,分别站立大殿两侧,高约4.8米,形象逼真,色彩鲜明,体态刚劲,是一对价值极高的雕塑艺术品。这座院落的正殿是弥勒佛殿,原有四大天王像毁於北洋军阀时期,现殿内只剩下弥勒佛像。

庙宇玻璃钢彩绘供奉佛像十八罗汉雕塑

殿前设有月台,台上矗立八棱经幢二座,上面遍刻经咒。寺庙大雄宝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坐像,左有迦叶尊者和文殊菩萨,右有阿难尊者和普贤菩萨。山墙上的壁塑放置姿态各异、形象活泼的彩塑十八罗汉和《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神怪故事,云山缥缈的境界,形之於立体雕塑上,增强了立体感与真实感,堪为明代艺术珍品。释迦牟尼塑像後是观音菩萨以及善财、龙王、龙女、韦陀等像,四周衬以观音菩萨悬塑,以及山石云海等,同前殿浑然成为一个整体。

玻璃钢彩绘大型景观商厦十八罗汉雕塑

大殿後有八角形碑亭,碑亭内立有乾隆御笔亲书石碑,记述了乾隆十二至十四年间重修碧云寺的情况。第三进院落以菩萨殿为主体,面阔三间,歇山大脊,前出廊,檐下装饰有斗拱,匾额上为乾隆御笔“静演三车”。殿内供奉五尊泥塑彩绘菩萨像,正中为观音菩萨,左为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东西两壁塑有高一米左右二十四诸天神和福、碌、寿、喜四星像。

大理石18罗汉雕像

其中娑罗树最为珍贵,此树原产自印度,树顶像曲伞,枝干盤曲,叶片长圆,形状恰似枣核,每叉有五叶或七叶,故又称为“七叶树”。佛祖释迦牟尼是在娑罗树下寂灭的,因而成为佛门之宝。纪念堂面阔五间,山墙後镶嵌汉白玉石刻碑,大理石须弥座上雕刻有各种花纹,白底金字,上书《孙中山先生致苏联书》。正门上方悬挂红底金字木匾,上为宋庆龄手书“孙中山先生纪念堂”。正厅设孙中山半身塑像,真右停放1925年苏联赠玻璃盖钢棺一口。

玻璃钢彩绘户外景区寺庙大型景观十八罗汉雕塑

塔院位於寺院最後,院内南部有雕工精致的汉白玉石牌坊,牌坊两侧各有八字形石雕照壁,照壁正面刻八个历史人物浮雕,并有题名,左有蔺相如为节,李密为孝,诸葛孔明为忠,陶渊明为廉;照壁小额枋刻有八个大字,左为“清诚贯日”,右为“节义凌霄”。石牌坊後有两个八角形碑亭,南北相对,亭内放乾隆御制金刚宝座塔碑,左亭内为满、蒙文,右亭内为汉、藏文。这种塔北京地区有三座,另两座是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和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

广景区玻璃钢彩绘大型站立的佛像十八罗汉雕塑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高347米,分搭基、宝座、塔身三层。塔基呈方形,砖石结构,外以虎皮石包砌,台基两侧有石雕护栏。塔身全部为琢磨过的汉白三石砌成,四边还雕刻有藏传喇嘛教的传统佛像。塔基正中开券洞,券墙上有一汉白玉石匾额,上书金字“孙中山先生衣冠冢”。券洞两旁雕有佛像和兽头形纹饰,券洞上额匾书“灯在菩提”。一座屋形方塔,一座圆形喇嘛搭,其後有五座十三层密檐方塔,中央一大塔,四隅各有一小塔。

玻璃钢彩绘坐着的十八罗汉雕塑

曼陀罗是梵语译音,意为“坛城”,後来演变成象徵性图案。按藏传佛教之意,井字中央是须弥山,四周分布水、陆、山、佛。整个金刚宝座塔布满了大小佛像、天王、龙凤狮象和云纹等精致浮雕,皆根据西藏地区传统雕像而刻造。碧云寺中轴线的左右两侧还有两组建筑,左为罗汉堂,右为水泉院。民间传说罗汉堂排位那天,济公很早就来到碧云寺,可大门还没开。待济公回到碧云寺,所有座位皆满,就只好把屋梁当座位。罗汉堂里五百罗汉按顺序排列,坐像高约l.5米,身材大小与常人同,姿态各异,形象生动,有的闭目静坐,有的低头微笑,有的袒胸露腹,有的老态龙钟......五百罗汉的形象,可以说是佛教雕塑艺术的集锦。

寺庙庙宇玻璃钢彩绘大型景观十八罗汉雕塑

康熙帝是第295尊“暗夜多罗汉“,乾隆帝是第350尊“直福德罗汉”。将这两位皇帝塑成罗汉,大约一方面意在宣扬“君权神授”,另一方面也有歌颂康乾盛世之意。水泉院是碧云寺内风景清幽的好去处,院内松柏叁天,最有名的是三代树。这是一株较奇特的古树,柏树中套长柏树,最里层长着一株楝树,现在楝树仍旧活着。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