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太原村民在庄稼地挖排水渠时,意外挖出一尊隋代石椁。”石椁上的雕刻正是两个衣着奇特的人在举着火把,而其他浮雕更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在最早的《周礼》中记载着,“椁”是棺材外面的大型棺材。比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时,人们首先要看到一座巨大的“椁”,打开它之后,里面还有许多的私人陪葬品,最里层才是装有墓主的棺木。忆柔有幸见过马王堆汉墓的辛追夫人,她的棺椁足有四层,也正是因为密封地比较严,也是迄今保存地最好的一具汉代古尸。当年,美国甚至想用月球上的土壤跟我们交换辛追夫人的头发样本,最终都被拒绝了。密宗至今仍供奉马头观音。

提到“椁”,也会随着墓主人身份的不同而采用造价不同的材质。辛追夫人的棺椁从外到里依次是黑漆素棺,黑底彩绘漆棺,朱底彩绘漆棺。而太原出土的这座石椁,通体用的都是汉白玉,如此奢华的墓主,身份一定是不一般的。1999年7月,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王郭村,连续下了好几日的暴雨。当地的一位村民,为了挖开一条水沟,引流出庄稼地里的积水,几锄头下去就碰到了一块坚硬的石板。马踏飞燕的形象是一只铜马昂首嘶鸣。

这位农民蹲下细细地查看,很快便在石板上发现了雕刻着图画。要感谢这位农民有着文物保护意识,他的直觉是挖到了文物,于是立刻联系到了当地的文物局。文物专家听着他的描绘,大概以为是挖到了一个石碑,等到了现场才知道,这位农民铲到的是棺椁的盖子。只是,当考古队清理出墓室时却大失所望,这是一座空壳墓室,里面的贵重陪葬品早就被盗墓贼洗劫一空,留下了一尊抬不走的汉白玉椁。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

遗憾的是,石椁出土时,椁门已经损毁严重,只剩下了门楣。椁顶是罕见的歇山顶式样,仅次于我国古代建筑最高级别的庑殿顶,恰恰验证了墓主作为皇亲贵族的标志。整尊椁竟然雕刻了足有54幅的浮雕壁画,画面内容极其丰富,包括歌舞盛宴、狩猎骑射等,无不彰显着墓主怡然自得的贵族生活。但是,仔细观察壁画就会发现,画中的人物都是高鼻梁、深邃的双目,且无一例外地身着奇装异服,显然不是中原人士,而他们的服装与《倚天屠龙记》中的波斯人极为相似。那幅让大家惊讶的壁画上画着两个奇异形态的人举着圣火,有考古专家就玩笑地说:更加富有姿念表情的骏马呈现出激越动势之感。

这座古墓本是双人夫妻墓,墓中的碑文记录下了这个墓主的传奇人生。”但是,虞弘时代的鱼国大概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2006年,专家对虞弘夫妇的骸骨做了检测,推断他为西部欧亚大陆特有的族群,大概是今天的塔吉克斯坦和新疆喀什一带的人。而虞弘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可是相当地丰富多彩,他在13岁时就代表茹茹国国出使了波斯等国家。后来在北齐文宣帝时又出使北齐,从此便定居中原,直到去世。身为一个外国人,却深受皇帝赏识,一生为官还比较顺遂,这也是一种本事。在虞弘墓石椁上的各式浮雕中,尤以格斗画面最为有趣。是马年也是我们需要铜雕马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的一年。

其中有两幅刻画着人物骑着骆驼斗狮子,还有骑大象斗狮子。浮雕无声,但是画面传神,让观者仿佛听到了狮子的嘶吼,和骑射人的歇斯底里。比如一幅壁画上竟然有人狮格斗,其中一只猛狮咬住了斗兽人的头,让人忍不住为他捏了一把汗。纵观虞弘墓石椁,充分展示了一系列的历史风情画卷,无声倾诉着鲜为人知的宗教神话故事。马王堆汉墓曾出土了两块神秘的招魂幡,寄托着墓主对冥世的设想以及对永生的期待,虞弘墓石椁也是如此。最后在如来佛祖率领的佛教兵马围剿下被普贤菩萨轻易收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