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大儿媳崔氏才是包拯嫂娘的原型,朝廷给她写表彰词,是咋回事

包拯剧照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包拯嫂娘的原型其实不是包拯的嫂子,而是包拯的大儿媳妇崔氏。那么,朝廷为何表扬崔氏,给她写表彰词呢?包拯的继室董氏,为包拯生了一子二女。包拯剧照后来,孙氏生下了包拯的幼子包绶。包拯剧照崔氏去世时62岁,包绶一直就像亲生母亲一样孝敬她。为崔氏立后,这是包绶对崔氏行孝道的表现之一。
Date: 2022-07-18 08:00:31 | View: 81

包拯大儿媳崔氏才是包拯嫂娘的原型,朝廷给她写表彰词,是咋回事

包拯包青天的故事深入人心,特别是通过国粹京戏的传播,包拯被老百姓亲切地称呼为包青天,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解决老百姓疾苦的父母官。京戏中,大家都知道包拯有一个嫂娘,通过“嫂娘”这个称呼,我们就知道,包拯的嫂子,虽然身份是嫂子,但是却承担起了当娘的那份责任,她把小叔子包拯抚养长大,供他读书,令他取得功名。而即使是对待抚养自己长大,教育自己成人的嫂娘的儿子,也就是侄子犯法,他也一样秉公执法,判了侄子的死刑,把自己秉公办事的作风发扬到了极致。

北宋名臣包拯铜雕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包拯嫂娘的原型其实不是包拯的嫂子,而是包拯的大儿媳妇崔氏。是崔氏把包拯的小儿子包绥抚养长大,供他读书,督促他学习,使他中了进士,进了朝廷做官,使包家能有后人立于世,把包家的优良家风传承了下去。他是北宋的清官的杰出代表,名臣,以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廉洁忠诚的爱国爱民形象留存于世。包拯孝敬父母,在1027年,28岁的包拯中了进士,此时父母也年迈了,需要人照顾。后来,觉得为官还是没法尽心尽力地侍奉父母,无法守在二老的床前端茶倒水,于是果断辞官,专心服侍父母。

历史人物包拯铜雕

又两年后,1043年,包拯升为殿中丞,几个月后,又升为监察御史。可以说,包拯的为官之路是一条坦途,这全是他靠自己的工作实力和刚正不阿的办事风格所注定的。包拯从来不公报私囊,他一心为国家为民着想,他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意见,比如,他说:“国家每年向契丹缴纳岁币,不是抵御戎人的计策,应该操练军队,挑选将领,致力于充实边境守备。

古代名人包拯铜雕

当时是1058年,嘉佑三年,包拯是御史中丞,他果断上奏让仁宗立太子,说太子位置空缺久了不好。自己已经是六十岁的老人,而且没有儿子,也不是为子孙后代谋福利,是为了国家着想。1062年,63岁的包拯因病去世,仁宗不但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而且为他辍朝一天,亲自去为送葬。当时,全城百姓哭成一片,几乎全出动,一起为这位包青天送行,苍天为之动容。

古代历史人物包拯官员铜雕

包拯有妻子李氏,是他的原配,早年去世,没有给包拯生下儿子。包拯的长子叫包繶,生于1033年,此时包拯已经是34岁了,可谓中年得子,非常高兴。19岁时,包繶娶了崔氏为妻,但是,仅仅一年后,包繶却因病去世。包拯更是伤心欲绝,长子长孙都去世了,老年丧子,丧孙的苦楚,他都品尝到了。虽然包拯一直劝崔氏改嫁,但是崔氏说,“公公是天下尽为仰慕之人,吾可代夫君奉养翁姑,心满意足矣。”此时,孙氏已经有孕,包拯夫妻并不知情,但是包拯的大儿媳崔氏却知道实情。等孙氏回到娘家之后,崔氏一直照应着,不断地提供帮助,钱和东西经常往那里送。

包拯雕塑

包拯和董氏夫妻俩是百感交集,感恩苍天有眼,更感激崔氏的付出与善良。崔氏不但给包绶受教育的机会,还教育他成人,秉承忠厚传家的家风,让他自律自强,使包家的家风世代相传下去。崔氏为包绶成家,先娶了张氏为妻,张氏命薄,去世后,崔氏又为包绶娶了宰相的女儿文氏为妻。崔氏去世时62岁,包绶一直就像亲生母亲一样孝敬她。崔氏去世后,包绶也是以对待亲生母亲的礼节来把嫂嫂崔氏守孝送终。

古代名人包拯头像石雕

是她让朝廷的名臣包拯有了后人,而且使他立在世上,传承包家的优良的家风,这些都是崔氏的功劳。难能可得的是,崔氏的做法完全是本性使然,是自愿的,是一心为了包家着想。而包拯早年为尽孝而辞官侍奉父母,公私分明,坚守原则的做法就是包家优良的家风。而崔氏以身作表率,不但诠释了孝道,而且自我把责任加身,为包家保住了血脉,让包家的优良家风继续得以传承。包绶成人后,真的是像自己的父亲包拯那样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国,并秉承孝道。

包拯古代名人铜雕

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代,他为抚养自己长大嫂嫂崔氏过继了包家的一个孩子,给崔氏做儿子,让崔氏能有子孙承欢膝下。世界船王,被誉为“海上之王”的包玉刚是包拯的第29代孙。因从《包氏家谱》上看到自己家族的脉络信息,包玉刚非常庆幸自己是包青天的后人。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