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揭西县南山镇火炬村,村里建筑墙体统一的“红色”彩绘异常抢眼,一条条笔直的柏油路如同经脉般贯通整个村落,四周环境清幽,卫生干净整洁…火炬村,这个在革命年代有着“小延安”之称的红色革命故地,如今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华丽转身为一个网红打卡旅游点。”车子到达火炬村村口,一支大型的红色火炬雕塑矗立在眼前,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是火炬村的村标。
在距离火炬雕塑几十米的小道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石刻的“龙跃坑村”4个大字虽蒙上了一层灰色,但依然可以辨认,这就是火炬村的原名。在火炬村以北约10公里的大北山处,有一处革命旧址名叫天宝堂。解放战争时期,潮汕人民抗征队与此“结缘”,在此处正式成立。1948年前后,潮汕人民抗征队司令部设于龙跃坑村李氏祖祠,内设政治部,电台直接与中共中央联系,指挥潮汕各地的革命活动。抗征队还设立后勤部、兵工厂、武器弹药存放仓库、潮汕军政法庭、看守所及后方医院等,这为抗征队在大北山地区开展革命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龙跃坑村仅在解放前参加抗征队的群众便超过了30人。1958年,龙跃坑村为纪念本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历史,改名为“火炬村”,象征着革命的“星星之火”如同一支照亮黑暗的“火炬”,终将形成“燎原之势”。我们一路向北,穿过一条约10公里的山道来到天宝堂。“天宝堂原为庵堂,依山构筑,正座面阔3间,上下两进,东侧有厢房3间。但如今我们已经看不到庵堂的原貌了,庵堂的正座于1976年改建为钢筋水泥楼房,原建构只剩东侧厢房3间。
”站在东侧厢房前,抚摸着斑驳的墙体,感受着它蕴含的曲折厚重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从天宝堂向远处眺望,青山如黛,草木滴翠,溪水潺潺,那丛山林间,不知洒下多少英雄的热血,埋葬了多少忠魂义骨!近年来,火炬村通过实施系列项目建设,充分挖掘红色、绿色资源,推动乡村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如期实现了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退出的目标,焕发出美丽宜居乡村新的勃勃生机:2017年被广东省委组织部列入“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2020年被授予“广东省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称号;先后被评为揭阳市首批市级党员教育基地和“国家森林乡村”“揭阳十大美丽乡村”“广东文化旅游名村”。
据介绍,火炬村由老寨、坑背、洋济3个自然村组成,过去,由于没有规模的农业产业,农民经济收入低微,留守村民老弱病残多,缺乏强劳力等,该村被定为省定贫困村。“近年来,火炬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红色资源,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大力打造‘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了村内革命旧址修复及中心广场、宣誓广场、双拥广场、水系整治、红色研学基地等项目,将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摘去了‘贫困村’的帽子,村民的日子更是越来越红火。
”李瑞林告诉记者,该村还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成功引进揭西县鸿霖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建设供港蔬菜基地,计划建设面积300亩,现已完成首期土地流转90亩和蔬菜种植。同时,大力推进红色火炬美丽宜居示范村精品线路项目,投资5000多万元,规划建设水亭桥至火炬村旅游公路、火炬村文化广场、停车场、火炬村灯光亮化、绿化美化、基础设施及革命旧址完善提升等工程。同时,通过招商引资,投资6500多万元,规划建设“幸福里”主题民宿60栋80间及1栋酒店公寓28间,现已完成民宿及酒店公寓主体工程建设。
昔日的偏远乡村,如今村道四通八达,环境整洁干净,游客络绎不绝,红色旅游点缀着乡土风景线,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是区域内传播红色精神的党建基地、传承革命文化的旅游胜地与人民群众休闲放松的“网红村”,凝聚起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昂首阔步迈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