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水陆运输的需要,乾隆时期汉口的码头逐渐建立,后来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继汉口通商后,码头林立,各种帮派也随之建立,码头成为兴盛一时的主要货物和人员的集中地。除了保留初建时的货物运输等需要,码头的客运量逐渐增大,而搬货卸货产生的劳动号子更是层出不穷。话说猫头鹰虽然被老一辈称为报丧鸟、催命鸟。
同时,作为“火炉”的武汉,人们纳凉的首选地便是这依托长江水的码头边,万家灯火为码头这粗犷的轮廓增添一份细腻。这样,码头文化便在这亦商亦娱的功能中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随着城那市化的发展,码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势必为这九省通衢的武汉更增添一份活力。老一辈的人应该很熟悉这座火车站。
汉水发源于山西宁强县大巴山系,自西北向南流入湖北,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如此,就可以理解在洪水时期,犹如一片汪洋的原因了。大概在明朝成化年间,汉水的下游连年大水,堤防总是决口,而这就使汉水下游的水文形势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其他入江口淤塞,形成了一个主河道入江口,汉水流至汉阳县西排沙口,郭茨口间集中水流,径直而下,经过龟山北麓注入长江,形成今天的景观。不过当时老一辈的人喜欢早早起来在这里买一些瓜果蔬菜。
而我们也看到,码头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它的商业化,它的娱乐性,慢慢地在融合升华。在面对码头工人的时候,与他们交谈时,谈起码头,他们脸上泛起的的一种亲切感。多少年与码头作伴,与船与这不竭的长江水为伴,他们见证着码头,而码头也一点点地充实着他们的记忆。我们在徐悲鸿、蒋兆和等先生的大量作品里已经观照出老一辈先生对着模特进行创作的创作方法。
俗语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当长江与汉水会和的时候,当“汉水改道”的时候,当汉口镇从蛮荒之地蜕变而出的时候,谁会想到如今的繁华与兴盛。就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历史一般,武汉也不能没有这些码头,不能没有码头文化。更重要的是理解和继承老一辈雕塑家德艺双馨的品质和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