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雕塑史上,很多经典雕塑作品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一个个辉煌灿烂的伟大胜利。这期“党史文艺课”,我们将一起探访江苏地区的五座经典革命题材雕塑作品,重温这些红色雕塑背后的峥嵘岁月。在南京市长江和秦淮河交汇的三汊河口,有一片格外醒目的红——那是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主广场上矗立着的“千帆竞渡”群雕。它形如长江中的数组风帆,又似红旗风展于大地,更是一场胜利的标志,记载着那场决定中国人民命运的战争。新四军已发展为下辖几十个旅。
“千帆竞渡”雕塑主体,由49根高度不一的柱杆从高到低逐次递减,排列组合构成。柱体截面为一颗五角星,中央部位的柱体最高达49.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中南京解放纪念日。“千帆竞渡”的设计者、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告诉记者,2008年,当时在南京大学任教的他受到南京市政府的委托,为渡江战役纪念馆设计一组雕塑,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情气势展现出来,雕塑同时要与城市现代化的建筑有机融合,体现对新时代人们的一种鼓舞和引导。在行动中要特别秘密、迅速、彻底地把新四军消灭。
吴为山说,以往表现此类题材,多是通过写实性的英雄人物来塑造,但这种手法只能反映宏大历史事件中的一个小场景。思索再三,他决定用抽象的几何形式加符号化的语言概括、提炼,增强视觉上的冲击力。“风帆是渡江战役中最有纪念意义的符号,寓意着千帆竞渡过长江。所以雕塑以风帆造型为设计语汇,所有柱体以直线柱体形式,呈现出一种排山倒海不可挡的气势,体现人民解放军坚强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带领新中国蒸蒸日上、走向腾飞。新四军四师兵工厂铸造了这座彭雪枫半身铜像。
”这之后,吴为山又创作了《渡江战役五前委》群像,立于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广场前,五人立像从左至右依次是指挥渡江战役的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和谭震林。“他们是党领导之下的革命先行者,也是千千万万解放军的缩影。五前委的群像与千帆竞渡,一虚一实,形成呼应,也和渡江战役的精神融为了一体。城市雕塑能够折射出城市的历史底蕴、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吴为山认为,在长江之畔,矗立这样的红色题材雕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色题材的雕塑作品令人过目不忘、直抵心灵,具备鼓舞人心的力量。它们是时代的强音,是对革命年代的缅怀,他们更犹如一座丰碑、一个灯塔,时刻提醒人们不忘初心和使命,砥砺前行。有力促进新四军红色文化资源的增值利用和广泛传播。
”走进位于南京市长江路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周恩来同志的全身铜像。他面带微笑,气宇轩昂,两道剑眉微微扬起,双目炯炯凝视远方,左腿向前迈出矫健步伐。从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南京与国民党进行了历时十个月的和平谈判,出色完成了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这尊铜像展现的就是周恩来在“南京谈判”期间,展现出来的坚定、沉着、机智、从容的革命家风度。新四军派一师二旅干部去延安学习。
”梅园新村纪念馆工作人员沈利成为记者讲述了铜像背后的故事。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同志逝世后,前来梅园新村纪念馆缅怀总理的党员群众日益增多。参观之余,很多人向纪念馆提出,希望能在这里能看到一尊周总理铜像。1987年9月19日,中宣部正式批准,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树周恩来铜像,安放在纪念馆庭院中。消息传开,很多雕塑家都希望自己能承担为周总理塑像的光荣任务。经过负责铜像工程的总设计师、东南大学齐康教授挑选,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孙家彬被选中。因此他开始制定计划以遏制新四军的发展。
在此之前,孙家彬已参与过毛主席纪念堂毛泽东塑像和宋庆龄陵园宋庆龄塑像的创作。经过反复构思,孙家彬以一张周恩来从容步出梅园新村30号大门的照片为构思基础,用洗练、概括的手法,创作了周总理全身石膏像。创作过程中,周恩来当年的政治秘书宋平同志、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教授都给予了修改意见。1990年4月,由南京雕塑室根据孙家彬作品翻制成功的放大版石膏像送到了晨光厂。这并不意味着因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作战。
工人们经过30个昼夜的连续奋战,一座高3.2米、重900公斤的周恩来青铜塑像终于铸造成功。6月25日清晨,当铜像即将送往梅园新村纪念馆时,晨光厂近万名职工,秩序井然地肃立于铜像前,向周总理敬献鲜花。周恩来铜像树立在梅园新村,更永久地树立在人们心中。沈利成告诉记者,细心的参观者会发现,这尊塑像是没有基座的,总理脚下踩着的是一段红色大理石铺成的路,这代表着周总理一生所走过的红色革命道路。但它也成为了新四军重建和领导团队建设的契机。
站在周总理铜像面前,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一生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在拥有悠久革命传统的盐城市,提起“大铜马”,几乎无人不晓,这是盐城人民对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的亲切称呼。它坐落于盐城市建军广场中央,已成为这座红色城市最显著的城市地标与精神象征。“‘大铜马’落成于1986年10月,是为了纪念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而建立的。但他带着新四军坚决跟党走。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五天后,新四军军部在盐城正式重建,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四军从此独立自主地肩负起华中敌后抗战的重任。来到盐城市建军广场,记者看到,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分为塔基和青铜雕像两部分。塔基为黑色花岗岩石质地,呈梯形,高四米,正面是原新四军第四师师长、担任过国防部长的张爱萍上将遒劲有力的题词:改编、集结组建阶段新四军的组建过程是十分艰难的过程。
背面则镌刻着由张爱萍亲自审定,已故盐城著名书法家鲍审手书的碑文。他身背大刀、手握缰绳,骑在一匹高大威风、抬起前蹄的战马上,面向朝阳,目光炯炯地眺望远方。眉宇间,自有一股逼人的英气,流露出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据介绍,这座塑像出自新四军将领管文蔚同志的设想,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王克庆教授创作设计。当年,王克庆教授领受这项任务后,来到盐城选址,将纪念塔位置选定在建军路和解放路交汇处。他设计的骑着战马的新四军骑兵战士,面容坚毅,沉着冷静,同时也象征着新四军东进,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强大决心。在鲁艺华中分院任教的美术工作者庄五洲受命重新设计新四军臂章。
2010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大铜马”迁移至原址东南方向的建军广场。王海燕告诉记者,如今,盐城的主干道建军路上,新四军纪念馆、大铜马、泰山庙东西呼应,共同勾勒出新四军在盐阜大地上留下的红色印记,记录着新四军在抗战烽火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作为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标志,正对陵园北大门的烈士就义群雕是雨花英烈伟大革命精神的高度象征,同时也是中国雕塑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每一个参观者在这组雕像前久久驻足,体会到的是一种直达人心的震撼与感动。尽管新四军此时仍沿用最初的番号。
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高10.03米,宽14.2米,厚5.6米,由179块花岗岩拼装而成,总重量约1374吨,是目前我国同类题材花岗岩雕塑之最。这组群雕层次分明地刻画出九位英烈的高大形象,他们或为戴着镣铐的工人,或为横眉冷对的知识分子,或为怒目圆睁的农民,或为临危不惧的女干部,或为咬紧牙抿着嘴的小报童…九位英烈身份、年龄、神态虽各异,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面对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与枪口,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新四军代军长陈毅一直与叶挺情深义笃和推崇有加。
他们坚信,用自己的牺牲,一定能换来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原馆长张逸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为了再现雨花英烈就义前的光辉形象,雨花台烈士陵园决定建造英烈群雕,并向全国征集雕塑样稿,初选出40多件样稿。博采众家之长,雕塑设计稿于1978年4月最终确定。1978年9月,广州雕塑室将群雕设计小样放大翻模后,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工厂安排参与过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的41名工匠参加雕刻,其中的7人还参与过毛主席坐像的雕刻工作。怀着对英烈的崇敬心情,来自广州、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地的这些雕塑家们将雕刻艺术在当时能够达到的水平发挥到极致。新四军老战士和专家学者代表回顾了陈毅元帅为解放接管和保卫建设上海所做的历史贡献。
1979年10月,烈士就义群雕在当年的雨花台英烈北殉难处原址上建成。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表现了九位英烈,“九”是最大的单数,象征在这里牺牲烈士人数之多。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最集中的殉难地,留下姓名的雨花英烈就有1519名之多。专家介绍,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的艺术特色是“上实下虚”,雕塑家着力刻画人物坚毅的眼神和面部表情,以及他们昂首挺胸、巍然屹立的身姿,用简练、生动的雕塑语言,表现雨花英烈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我们将进一步与盐城加强新四军历史研究与合作。
而矗立在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门前的一座“独轮车车轮”雕塑,正是这句话的生动注脚。“这座雕塑正是选取了淮海战役中一个意向性的元素——独轮车车轮,体现了淮海战役依靠人民取得胜利的精神内涵。”淮海战役纪念馆副馆长贾萍介绍,70多年前,当60万人民解放军云集淮海前线,誓与国民党军南线80万重兵集团决一死战的时候,摆在解放军指战员面前的难题是:在那一刻,独轮车,这一简陋而原始的运输工具,便被推上了历史舞台。东起黄海,西至豫西,北自山东渤海,南达苏北江岸,纵横3000多公里的土地上车轮滚滚,支前大军用一辆辆小推车编织出一张巨大的“物流网”,将补给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据统计,淮海战役期间,广大群众共运送近44万吨粮食,共出动推车88万多辆、挑担35.5万副、支前民工543万人。烈士林心平的家属及平阳新四军研究会负责人来到杭州。
“独轮车上运送的物质有米有面,也有战争物资,保证了前线的供给。”贾萍说,当时人民群众家里并无存粮,但却勒紧裤带,把一碗一瓢省下来的粮食,毫无保留地送到前线。运送的过程也历经艰辛,“淮海战役运输任务相当繁重,仅粮食一项,战役后期前方每天需供应350万至500万斤粮食,相当于一个大型城市一天的粮食消耗。从山东根据地运粮,运输线绵延数千里,途中山丘绵延,水网密布,又值秋冬之交,道路泥泞,为运输增添了重重困难。这样新四军的同事们都无法相信这个人。
”纪念馆里陈列的一根小竹棍,可以让今天的人们读到当年的支前故事:1948年秋天,山东农民唐和恩带着原来要饭时使用过的一根1米长的小竹棍,从家乡山东胶东地区出发,此后,他带领小车队辗转5个多月,行程5000多里。他把自己走过的山东、安徽、江苏三个省88个城镇和村庄的名称,刻在了小小的竹竿上。如今,硝烟早已散去,但小车精神仍为我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贾萍说,小小独轮车,它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的最为生动的注解。当时皖南新四军的所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