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评述中,一直有个观点就是诸葛亮不该投刘备,刘备成不了大事,后主刘禅也很无能等等,说诸葛亮投刘备就注定了他无法完成恢复汉室之事业的命运。我觉得这些观点都太主观,而诸葛亮之所以肯追随刘备是有客观原因的。首先诸葛亮躬耕所在的南阳原本就在曹操和刘表地盘的交界处,他要投靠曹操是很容易的事,为什么没有呢?一是曹操的势力当时已经比较强大,而且已经平定了北方,曹操手下可谓谋士如云,而且很多人都是曹操创业初期就跟随了曹操的,资格比较老,而诸葛亮相对年轻,投靠曹操也未必能得到重用,还要与其他谋士争空间,无法让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这不太符合诸葛亮的性格和抱负;二是曹操本身善于机谋,这点远超刘备可比,大家看三国可以感受到大多数时候曹操基本是统帅加军师一体的角色,手下的谋士主要是为他做补充和润色,所以再这样的领导下面,诸葛亮发挥的空间就小多了;
三者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这点不符合诸葛亮为匡扶汉室的价值观,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就不存在投靠曹操这事了。说实话诸葛亮与刘表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蛮紧密的,诸葛亮与荆州的士族蒯家,蔡家都是亲戚,与刘表也是拐弯亲戚,按道理说他最应该投靠的是刘表,为什么没有呢?一者用曹操的话说,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怎么理解这话呢?刘表名称八俊,是一个附庸风雅,爱好诗词弹唱之辈,此类文人一般进取心不是太强,所以在曹操、孙权起势之后能够守住家业已经是不容易了;
二是荆州土著众多,且关系网络复杂,上层又都是亲戚,诸葛亮投靠过去可能也就是从普通的谋士做起,对他来说太过大材小用了;三者刘表年纪太大了,投靠过去没几天可能就挂了,刘琦又多病,刘表少子刘琮年幼且听命于其母、其舅,未知因素太多了,诸葛亮作为平生最为谨慎之人,就直接放弃这个念头了。二是袁绍手下其实谋臣武将极多,但却已经不能为其所用了,自己去就是找不痛快;三是袁绍那里氛围极差,谋臣武将之间互相倾轧,用现在话说就是办公室政治太严重,诸葛亮早就看透了袁绍不能成大事;
四者也是袁绍乃窃国乱世之贼也,其人乃是一个厉而胆薄、见小利而忘大义、外宽而内忌、狼心狗行、亲兄弟尚不能相容之辈,以诸葛亮的节操只恨没有机会去骂死他,更别说取辅佐他了。再说袁术,虽然做过南阳太守,诸葛亮的父母官,然而其行其德更劣于其兄袁绍,以淮南之地而称帝,实为世人所不齿。一是孙权文有张昭、张纮、诸葛瑾、鲁肃,武有周瑜,所谓“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去了给周瑜打下手吗?况且其兄诸葛瑾在东吴,说不定已经推荐了他多少次了,肯定都被诸葛亮拒绝了。
以诸葛亮之清高,怎么也不会落下一个靠其兄得仕于东吴的名声,好说不好听,憋屈一辈子。三是东吴这个位置历史上还没有过能一统天下的王朝,也就一千多年后朱元璋这个天选之子完成了这个伟业。张鲁本就是个宗教领袖,借“师君”之名割据一方的小军阀而已,就更不可能了。首先,刘备一直以来以汉室宗亲、匡扶汉室自居,舆论导向正统,符合诸葛亮的价值观;二者刘备的体系尚未成型,属于一个很有潜力的创业者,而且本身手下将领的能力还算不错,也就是诸葛亮投了刘备之后基础团队是有人可用的,这个量也可以将自己的规划充分实施下去;
三者刘备三顾茅庐,足足展示了诚意,想想一个茅庐书生,能够被左将军、汉宜城亭侯、领豫州牧这样的大元三次来请,是给足了面子的,再不出山也太不像话了,而且试问天下诸侯,谁能让诸葛亮这个年轻人一出山就全权负责自己的团队?四者刘备这人一向很有进取心,刘备自破黄巾以来,东闯西杀、南来北挡这么多年,早就名声在外了,所谓“仁德布于天下”,诸葛亮应该很清楚了,而且在诸葛亮心里应该早就对天下的英雄作了分类了;五者诸葛亮自己本身肯定是个有大志向的人,肯定不希望自己这一身才华就一辈子埋没在这草庐里,他的出山只不过是需要一个契机,而刘备的到来正好给了他这个机会;
六者诸葛亮的隆中对,我不认为隆中对是即兴说出的,肯定是计划了很久的,考虑了不知多少次的很成熟的想法,说明他对天下局势早就看透了,而且觉得刘备就是这个能够帮他实现这个“隆中计划”最合适的人选,所以才决定出山,相助刘备。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可以说是互相成就了对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心甘情愿的,知遇之恩,终身为报。总结,诸葛亮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很大原因是“隆中对”中所计划的“势”没有形成,两件事对北伐大业形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一是关羽失荆州,造成刘备失去了出师北伐的最佳位置,不得不依靠栈道出兵;二是刘备夷陵之战的惨败,让两川精锐尽折,蜀汉元气大伤。而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时,除了“匡扶汉室”这个口号还在,其余隆中对的条件都已经不存在了。最后只能用老杜的诗感叹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