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雕塑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获国务院新闻办颁授的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交流使者。2018年11月14日下午,法兰西艺术院举行中国雕塑家吴为山就任通讯院士仪式。图为法兰西艺术院终身秘书长洛朗·珀蒂吉拉尔向吴为山颁发院士证书吴为山教授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生命题,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美术馆推出的这一公共教育新品牌活动。

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精神在中国雕塑创作中的融渗和表现,创作了大量具有影响力的雕塑,在世界多国展览,并被重要博物馆收藏。他所创作的近五百件中国文化名人系列雕塑被季羡林等大师誉为“时代造像”,被国际评论界认为是“中国时代新精神的代表”。韩国建有他的雕塑公园,南京博物院等建立“吴为山雕塑馆”,罗马意大利国家博物馆、英国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等世界著名博物馆永久安放其作品《齐白石与达芬奇对话》、《孔子》等。文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董伟到中国美术馆宣布。

他的代表作《孔子》、《孔子问道于老子》立于世界多个国家。吴为山教授首创中国现代写意雕塑之风,提出写意雕塑的理论和“中国雕塑八大风格论”,出版多部理论著作。这是对中国雕塑优秀传统的全面总结,对中国雕塑当下创作的发展方向起到极大的引领作用。我是1962年出生,在那个时期啊,我们的小学课本基本上没有古典文学,没有唐诗宋词,我的父亲每天让我背唐诗,所以我对文化特别钟情,特别喜欢李白、杜甫。1978年全国都在考理工科,许许多多的年轻人都把理想寄托于科学。我一样是这样的,那么考大学呢,我考理工科没什么才能的,尽管花了很多的力气,我每年都差一分,我考了六次大学,终于在1983年正式地被大学录取,什么原因,我要不断地去学习努力?中国美术馆与中外友好国际交流中心共同主办中国意象——当代中国水墨与雕塑艺术展。

我认为只有到大学里去,才能完成一个年轻人文化的塑造。大学毕业之后我就留校了,在九十年代的初期,全国都在从事这个经济商业,我觉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精神,没有文化,没有灵魂,它的经济的发展也是短暂的。所以我开始自己为自己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塑像。中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在重要的文化场所与所有的观众来对话的时候,我觉得呢,是最重要的最美好的一种心灵的慰藉,因为这些人物他们身上承载的这种文化,他们精神世界的一种高尚,以及他们人生的一种价值,激励着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我有机会为费孝通,钱伟长,季羡林等等这些大师塑像,而且多次跟他们接触,也从他们的交谈当中,获得了许许多多的人生的真谛。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艺术评论家范迪安说:农民工将来会成为历史概念。

季羡林先生讲,你塑像是一个文化工程,要将生生不息的文化融入历史的洪流,为塑像开先天!雕塑艺术这个东西,它实际上就像诗歌一样,它是非常提炼的,它不是通过像记叙文、散文一样来写上很多的故事情节,它应当是一目了然,但是要回味无穷。那么一个好的雕塑,它最重要的是要鼓舞人,实际上通过这个像来体现精神,也表现艺术,特别是表现艺术的创新。在雕塑艺术当中,如何使我的雕塑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跟古人不同,跟西方人不同,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充分体现了吴为山先生致力于通过雕塑艺术促进中外文化交融互鉴。

中华这些雕塑人物,它不仅仅影响中国人,也影响外国人。巴西库里提巴市的市长到中国来,他看到我做的孔子像,他说他是孔子的粉丝,他认为孔子的思想对他的执政理念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他要求把孔子像立到库里提巴市。这个库里提巴市的市长亲自到机场去迎接孔子,当把箱子打开的时候,他拥抱孔子,而且他把孔子像立的广场命名为中国广场。孔子,2000多年以前的中华圣人,今天在南美那个地方,就被他们请过去,立在那里来讲述中国的仁义礼智信。韩国釜山仁济大学建有吴为山雕塑公园。

在意大利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他们一下子认出那个仙风道骨的,长发披肩,长须垂地的老子!所以他们放下手中的工具,用人工由五六个人一起把老子抬到高高的展架上。可见这个雕塑艺术它是有灵魂的,它是有温度的,它是有生命的。我还是给大家介绍分享一个故事,法兰西学院的主席克罗德·阿巴吉,他到中国访问的时候到中国国家画院,他看到了一座雕像,这个雕像就是黄宾虹,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画家。正在中国美术馆和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中华数字艺术城线下线上同步展出。

克罗德·阿巴吉看到这个雕塑以后,他就把它画下来,回到法国以后呢,他就在一直地思考这个雕塑当中所包含的就是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一种神韵。他说艺术有三种作用,一种就是告诉我们客观物质世界的现象;那么当年我去法国,就拜望了克罗德·阿巴吉先生,他见到我以后他就拿着一本速写本,他问我,他说我在中国看到一个雕塑,不知道是谁的作品,他的创作的过程他还非常想了解,我一看,就是我创作的黄宾虹,当时热血沸腾。自中国美术馆推出为新时代人物塑像主题活动以来。

他拥抱,热烈地拥抱我,他说没想到,以为这个作者有一百岁了。大家知道我们到西方去,特别是到欧洲,我们看到维纳斯,看到大卫,我们总是带着一种膜拜的心理,去崇仰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我们也会用写生的方法来画下这些我们心仪的雕塑,但是一个西方的,特别是法兰西学院的主席,他来画我的雕塑,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最大的鼓舞。后来我们在巴黎举办的“心灵的对话”的两个人的联展,我特别感动的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西方大师,他对于一个中国的作品,那么地珍惜,他用心来琢磨它们,来体会它们,来感受它们,他把这些作品,特别是孔子和老子的作品,都放到了最重要的地方,他的作品,都围在孔子、老子的周边。这是对中国艺术的尊重,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是对中国贤圣的一种尊重。更有对红色文化内涵理想美、信仰美的坚守问:作为中国美术馆一号服务员。

潘基文当时是联合国秘书长,他到现场看了这些雕塑之后非常感动,他写下了四个字,上善如水。他说这些雕塑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更是全人类的灵魂。他说,他从小在孔子,在儒家浓浓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今是真理。所以到今天我在回忆这30多年来所走过的历程,特别是以塑造中华杰出人物雕像为己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还是觉得我走的这条路,此道不孤。在两年之前,我应邀到德国去,德国希望在马克思的故居立一尊马克思像。中国美术馆举办此次塑像活动。

到了那边以后,我听他们讲希望我做一个儿童时期的马克思,由母亲搀着。当时我一听,我觉得这不是我所想要塑造的,因为马克思他是思想家,是哲学家,他的长相应当跟他的身份要相符,我们所熟识的马克思,是长头发,长胡须的马克思,充满了智慧,是在我们心中已经定格了的一个马克思,所以我就跟他们提出来希望要做我们所熟识的思想家、哲学家的马克思。后来他们觉得呢这个雕像做两米,就立在那个三角地上,后来我在三角地看来看去,我觉得这一个地方太小,因为马克思他的情境是非常开阔,他的背景是非常深厚,他的脚踏的大地是非常的坚实,所以我觉得应该要做一个体量上面更加高大的马克思雕像。后来选择了特里亚这个古罗马时期的一个广场,这个广场呢比较开阔,让马克思立在那里,尺度在五米五,因为这个尺寸跟马克思诞生的时间5月5日正好吻合。深圳市政府副市长吴以环致欢迎辞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树致辞吴为山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雕塑家。
德国方面已经把稿子都已经审定认为非常好,雕塑也已经运到了山西去铸铜。但是我突然认为这个雕塑应该再拿回来,应该放到一个广场上去,来观察,来进行调整修改。那正好是1月份,北京的寒冬,寒风刺骨,我在冰冷的寒冬,在刺骨的寒风当中,从早工作到下午持续了七八个小时的时间来创作,做好的时候手都冻僵了,但是心是温暖的!我觉得一个艺术家他在一件作品当中如果多花一个小时,多花一天,多花一个月,有的多花一年时间,塑造出来的作品也许在历史上就会多留下十年,一百年、一千年。八位艺术家作品获奖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吴为山介绍。
我创作的马克思雕像的原型到达德国的时候,他们一致表示这就是他们心中的马克思。身穿大衣,迈着坚定从容的步伐,目光深邃,炯炯有神,向着前方,他手中夹着一本厚厚的书,这一本书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百科全书》。今天发展了的中国,有这样的一种自信,来揭开自己的创疤,让世界警醒,让战争远离人类,我觉得这是艺术的力量,是文化的力量,更是正义和平的力量。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文化单位收藏。
当然我们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讲中国故事不仅仅是讲这些美妙的故事,我们也要把我们民族在历史当中的灾难,我们的国耻,要讲给世界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所有的主题性雕塑,我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以及在后来的传播过程当中,它都给了我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悲愤的激情,我觉得,历史我们要记住,而不是要记住仇恨。可见,人类向往和平,它是一种共同的价值,今天发展了的中国,有这样的一种自信,来揭开自己的创疤,让世界警醒,让战争远离人类,我觉得这是艺术的力量,是文化的力量,更是正义和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