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句古语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那就是菩萨闭眼不救世,关公睁眼要杀人,这句话在民间流传甚广,在很多人家中,都会供奉关公像,一是为了求财,二是为了镇宅。而所有的关公像,很多细心之人便会发现,关公雕像的眼睛全都是微闭着的,没有一个是睁开眼睛的,那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关公像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的关羽所雕刻的,因为关羽是当时的武圣人,是忠义的代表,随着三国演义的普及之后,关羽在民间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再到后来,许多有钱的商人家里都会供奉一尊关公像,而关羽与沈万三在清朝时期,更是被尊为文武财神。

最早建造关公雕像的时候,关羽的眼睛是睁开的,可当时有些人去关公庙拜关公时,回到家中晚上时常做恶梦。因为关羽眼睛微闭的时候,一般都不会有事情,而一旦关羽睁开眼时,特别是怒目圆睁之时,那关羽就要动武了,比如当时在官渡之战,颜良带着大军打的曹操有些狼狈,这时候曹操就问谁肯出战颜良?曹操阵营之中,因为曹操早就私底下授意他们不要应战,因此,曹操阵营之中无人作声,而曹操这么做的目地是因为当时他从探子那里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刘备已经投入袁绍麾下,而关羽与刘备义结金兰,若是让关羽知道刘备在袁绍处,关羽定会相投,这样一来,曹操就在失去关羽的同时,袁绍处又多了一员虎将。

因此,就有谋士为他出谋划策,说关羽如今在曹公麾下,曹公完全可以借刀杀人,只要让关羽斩杀袁绍的大将,袁绍知道斩杀他大将的是关羽后,定会对刘备起疑,到时候袁绍如果将刘备杀掉,那关羽得知刘备兄长被袁绍杀害的消息后,必定会死心塌地跟随曹公。这样不仅借着袁绍的手铲除了刘备,还能让关羽彻底臣服,真算得上是两全其美的计策了。曹操听后,认为这个办法真的是个妙计,于是曹操才在军中暗自吩咐不准他人迎战。

当时关羽的眼睛一直是微眯的,他见无人敢与颜良一战,于是关羽两眼一睁,便向曹操请命出战。关羽出战后,确定了颜良的位置,眼睛猛然瞪开,手拿青龙偃月刀,跨下千里赤免马,冲入千军万马之间,仅仅不到三个回合,便将颜良斩于马下,解了曹操之急。在《三国志》中也有记载,说的是羽观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军中,斩首回还,绍下诸将无能挡之,这是正史里记载的,与野史里记载之事差不多,只不过将关羽斩颜良说得更加神化罢了。

到了后世,就传出了关公生前杀孽太重,后又经历的败走麦城,因此死后魂魄不散,不愿离开人间,导致普通人到关公庙拜关公后会做恶梦。就因为去寺中拜神的人,看到的雕像要么是和蔼可亲的观世音菩萨,要么就是笑着示人的弥勒佛,只有关公怒目圆睁,在拜过关公后突然抬头看他,发现关公怒目圆睁,拜的人能不感到害怕么?从此之后,就流传出了这么一句话,菩萨闭眼不救世,关公睁眼要杀人。后来在建关公雕像时,匠人们将关公睁着的眼睛闭上,打那之后,关公由睁眼变成了眼睛微闭起来。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关羽的眼睛是最难雕刻的部分,古时候就有画龙点睛的描述,任何东西,眼睛都是最传神的点,整条龙画出来容易,可要点眼睛却是最难的,因为眼睛点不好,整条龙画的就成了败笔。而关公的眼睛也同是如此,如果不将关公怒目圆睁,突出不了关公像的威风,可怒目圆睁,平凡人见了却又害怕,最后只能是让关公的眼睛微眯起来,这样关公即没有失去原本的威风形象,别人拜关公时又不会感到害怕。

随着关公的形象变为微闭着的眼睛后,那句流传下来的菩萨睁眼不救世,关公睁眼要杀人的话就越发的广为流传了,而关公像闭着眼睛能镇宅招财,睁着眼睛不能招财镇宅还会带来霉运的说法渐渐的为众人所接受,虽然这没有什么科学根据,但关公像闭眼睁眼的问题本来就不需要用科学去解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