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丨旗幡招展,钟磬齐鸣,这个县的女娲祭祀仪式十分隆重

秦安县古称成纪,素有“羲里娲乡”之称。女娲庙坐落于“陇右四大文化河谷”之一的清水河中游的秦安县陇城镇,距著名的大地湾遗址仅5公里,传说伏羲和女娲就出生在这里。女娲、伏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汉族和其他一些兄弟民族的共同始祖神,被列入“三皇”之中。
Date: 2022-07-28 17:38:45 | View: 40

看点丨旗幡招展,钟磬齐鸣,这个县的女娲祭祀仪式十分隆重

女娲庙坐落于“陇右四大文化河谷”之一的清水河中游的秦安县陇城镇,距著名的大地湾遗址仅5公里,传说伏羲和女娲就出生在这里。女娲、伏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汉族和其他一些兄弟民族的共同始祖神,被列入“三皇”之中。女娲,人首蛇身,是伏羲的妹妹,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相传远古时代,苍天破而降雨不止,洪水泛滥,于是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积芦灰而止水。秦安县城北面,山上有女娲祠,此地有风姓命名的风沟、风台、风莹等地名,娲皇、凤尾、龙泉等村名,传说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莹。

神话故事女娲补天铜雕

在风沟悬崖上至今还有一处深不见底的女娲洞,镇北门外有一口大井,世称龙泉,据传是女娲抟土造人用水之泉。镇南门有一座气宇轩昂、雕梁画栋的女娲庙,大殿正中有女娲氏塑像,生动再现了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情景。作为女娲的故乡,秦安女娲祭祀更是古已有之,为了纪念歌颂女娲的功德,西汉以后,秦安陇城镇曾在镇内先后5次重建女娲祠。改革开放以来,由当地信徒们集资在陇城镇原女娲庙遗址恢复建成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女娲庙,并邀请甘肃雕塑专家何鄂在庙内恢复女娲塑像,从此女娲祭祀便有了新的专门的场所。

公园景区女娲补天铜雕人物

秦安女娲祭祀仪式历史悠久,世代传承,《春秋繁露》中记载“雨不霁,祭女娲”,自商周以来,就开始了祭祀女娲的人祖庙会,这种活动世代延传不已,仅仅在文化大革命中断过一段时间,自2006年恢复公祭以来,祭典规模日益盛大。“早在两千多年前,陇城民众就为女娲建祠修庙,每年正月十五隆重举行盛大的女娲庙会”。两千多年来,在当地民祭女娲活动持续不断,2010年,蕴含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女娲祭祀仪式被文化部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祭祀活动,秦安女娲祭祀仪式在清水河流域流传甚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群众祈求丰年、喜庆平安、筹神、赛社等世俗化的宗教精神寄托,展示当地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抒发着当地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豪情壮志。

景区景点大型神话人物汉白玉女娲补天雕塑

女娲祭祀活动最热闹时有5省28个县170多个村落的群众来观看民祭活动,最多的一年有15万多人。琴、瑟、笙镛、笛、箫、胡、弦、琵琶、钟、铙、铎、铃等。活动期间,女娲祠旗幡飘摇,香烟袅袅、钟磬齐鸣,整个祭祀活动在热烈、祥和、隆重、神圣的氛围中开始。庄严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了人们期待共享福祉的美好祈愿。农历三月十一日设坛祭拜,十二日取龙泉圣水洒坛祈福,以保民安;击鼓鸣钟,先击鼓34咚,代表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共祭女娲,后鸣钟9响,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最高礼数;一场看似隆重虔诚的女娲祭祀活动,实则隐含着对人类生存密码解读的渴望和期盼。

景区园林创世神女娲补天石雕雕塑

祭祀女娲,是本着寻根问祖、饮水思源、洗礼心灵、弘扬文化、传承文明等主题而开展的。经过岁月的历练,时间的洗礼,秦安女娲祭祀仪式以一种丰厚的地域文化魅力,深深地影响和扎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