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改编,杨洁实至名归,张纪中版最耗资,经典被当成笑话

《西游记》被誉为古典名著“四大奇书”之一。吴承恩笔下的这部《西游记》,原著于明朝中后期问世以后,从十九世纪开始,就被翻译成英、法、德、日等语言传播于国外,且收获了众多好评。在中国,《西游记》也是为数不多的老少皆知的经典文学著作。如《西游记》的影视剧版本,就有数十种之多,如张纪中版的、浙江版的、央视版的等等。
Date: 2022-07-29 10:55:32 | View: 96

西游记改编,杨洁实至名归,张纪中版最耗资,经典被当成笑话

说起来也确实如此,一个没有半丁点功力,连拍个苍蝇都感到罪恶深重的和尚,竟然能够差使几个比他强百倍、千倍的非人类帮他引路、牵马、挑担,打妖怪。吴承恩笔下的这部《西游记》,原著于明朝中后期问世以后,从十九世纪开始,就被翻译成英、法、德、日等语言传播于国外,且收获了众多好评。纵观我国的“四大名著”,其中被改编、翻拍次数最多的是《西游记》,不管是动漫的、电视剧的还是电影版本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海外的,我们都能找到其身影,其版本之多远超《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屯白雕塑像孙悟空

2011年张纪中版的《西游记》,根据透露,这部剧光特效制作费就耗资了1.32亿元,但是拍出的效果,却不被观众“买单”,甚至被批到体无完肤。比如孙悟空和猪八戒等重要人物的造型,据悉是由国内专业的雕塑师初步制造出模型,后再经由好莱坞知名的化妆造型师亲自操刀打造,且材料为美国进口,如“猪皮”、“猴脸”等,光一张“猴脸”造价就高达100多万元。如剧中的猪八戒,除开一身毛,还有那让人看着尴尬不已的橡胶头套造型,整个脸的表情,几乎看不到,除了大概能够看到眼珠子在动。

孙悟空神话人物铜雕

又如孙悟空横空出世时,全身光溜溜没有半丁点儿的毛发,那出场的背景,在各种动画特技的渲染下,更是使得其人物与环境变得不伦不类。再如在人物的性格上,张纪中版的《西游记》完全颠覆了其原著的定位,如唐僧不再是唯唯诺诺、遇事没有主意的和尚,而是变得果敢、坚定,有自我主张。又如孙悟空也不再是一本正经的形象,而是会撒娇、卖萌,时不时能够蹦出一口“”用语,还喜欢捂嘴巴、扭屁股,甚至还时不时咬咬手指,这哪里是“斗战胜佛”、“齐天大圣”的孙悟空,俨然是“娘娘”的翻版。

青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如此造型雷人、特技制作粗糙、剧情跳跃性大,魔改严重,完全颠覆原著的《西游记》,最终没逃过被骂的命运,不少人将其视为糟蹋文艺经典的“经典之作”。根据统计,86版的《西游记》上映了3000多次,却依旧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此长盛不衰,是电视剧史上的一个“传奇”。首先,从原著小说来看,吴承恩在写这部小说时,其创作的初心并不是为了赚取眼球,取悦观众,而是为了抒发心中抑郁,批判现实的黑暗。为此,原著小说中的角色,其实大多数都是相貌丑陋的形象,即便是孙悟空这样的在电视剧中被誉为“美猴王”的人物,真实情况也是“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

博物馆孙悟空景观铜雕

”作为一部文学经典小说,《西游记》的艺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一部明代的小说,由此衍生出了诸多“副品”,无论是影视动画也好,还是趣味读物又或者游戏等也罢,更是体现出了其对人们的影响。杨洁版的《西游记》,一共不过25集,却花了足足的6年的时间,迎朝阳晚霞,跨千山万水,走遍了世界各地取景,最终才铸造了经典。许多导演动辄几千万、上亿万地花钱,拍出一部水准不高的作品,这让我很心疼。

西游记师徒四人孙悟空雕塑

一个耗时六年,只花费几百万就完成了全部实景拍摄的时代远去了。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